东阡道中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 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 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 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 暮霭(mù ǎi):傍晚的云雾。
  • 鸣榔:渔人捕鱼时敲击船舷所发出的声响。
  • 分火:分散的灯火。
  • 洛下吟:指在洛阳时所作的诗歌或吟唱,这里借指作者过去在别处的诗作和吟咏之事。

翻译

深远的天空泛着微光,孤独的村庄笼罩在傍晚的云雾中,渐渐暗沉下去。 前方的船舫传来敲击船舷的声音,分散的灯火穿过中间的树林。 我这个在江南染病的他乡客,一年来在他乡所作的诗篇也渐渐被消磨。 只有那故乡的月亮,偏偏照着我这还未归家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乡村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首联通过“杳杳泛天色”展现出天空的深远,“孤村暮霭沈”则刻画了孤独的村庄被暮霭笼罩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压抑的氛围。颔联中“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以声音和光线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颈联“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表达了诗人作为他乡之客的孤独和苦闷,以及时光流逝中创作热情的消退。尾联“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直抒胸臆,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那故乡的月亮仿佛懂得诗人的心事,偏偏照着他那颗未归的心,强化了主题,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