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曾作芳茵送马蹄,随君几处踏长堤。 凉飙极力推蓬急,野火无情逐日低。 似带罗裳能久系,为萤幽径复多迷。 亦知生意终难断,祇恐王孙易怨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凉飙(liáng biāo):凉风。
  • :此处指车篷或船篷。
  • 祇恐(qí kǒng):只恐怕。

翻译

曾经如同芬芳的草地送马蹄前行,跟随你在多处踏上长长的堤岸。 凉风吹动,极力地推动车篷前行,野火无情地燃烧,逐日低矮下去。 柳丝好似带着罗裳,能否长久地系住?在幽暗的小径上,像萤火虫般使人屡屡迷失。 也知道它的生命力终究难以断绝,只恐怕王孙们容易产生哀怨凄凉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以秋柳为主题,通过对秋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首联回忆秋柳曾作为芳茵送马蹄,伴随人们踏上长堤,体现了秋柳的曾经的作用和与人们的联系。颔联描绘了凉风吹动车篷,野火无情燃烧的情景,烘托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颈联将柳丝比作罗裳,形象地写出了秋柳的姿态,同时“为萤幽径复多迷”又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迷离的感觉。尾联则表达了对秋柳生命力的认知,以及对王孙们可能产生的哀怨情绪的担忧。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柳在秋天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情感。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