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饮卢少德宅

献岁春风初试暖,丹洞琪花开欲满。 细草萦裾去复连,游丝绕树吹难断。 主人美酒具葡萄,杯倾明月共酕醄。 锦帐横开将十里,华筵势压三山高。 满堂珠履翕然集,外厩骅骝喧枥槽。 此时余亦承招致,手撚花枝当坐次。 荏苒幽兰欲袭人,缤纷桃蕊如生媚。 但愁银箭易轻浮,岂惮金尊骤狂醉。 一石淳于始尽欢,三杯李白犹为未。 各欲怀珠取照连,不须灭烛生嫌忌。 紫萼还凭绿叶扶,青鸟尚作昆崙使。 须臾客散主亦倦,愿借层轩留别院。 两地欢情难具陈,连枝乐事真堪恋。 愿同牛女岁经过,不羡雨云倏隐见。 世事纷纭讵可论,往时遇合转销魂。 兰怀幽性留前砌,桃逐狂风别故源。 绿珠尚动季伦怨,樊素终孤白氏恩。 后庭歌舞休相问,沉醉空须索碧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献,xiàn)
  • 丹洞:丹砂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仙境。
  • 琪花:指仙境中玉树之花,也用来比喻莹洁如玉的花。(琪,qí)
  • 萦裾:旋绕于衣襟。
  • 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 酕醄:大醉的样子。(酕,máo;醄,táo)
  • 珠履:有珠子装饰的鞋子,泛指宾客。
  • 翕然:一致的样子。
  • 骅骝:骏马。(骅,huá;骝,liú)
  • 荏苒:形容时间渐渐过去,这里指兰花的香气逐渐散发。
  • 银箭:古代定时器上的银制指针,这里指时间。
  • 淳于:淳于髡(kūn),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能言善辩、饮酒量大而闻名。
  • 昆崙:昆仑山,这里可能指神话中的仙山,青鸟在这里被视为仙使。(崙,lún)

翻译

正月里春风开始试着带来温暖,仙境般的地方琪花即将开满。 纤细的草儿绕着衣襟去了又来,飘荡的蛛丝绕着树吹也吹不断。 主人用美味的葡萄美酒招待,酒杯倾倒明月一同大醉一场。 锦帐横向展开仿佛有十里长,豪华的筵席气势压过三山之高。 满堂的宾客穿着珠履一致前来,外面马厩里的骏马在槽枥中喧闹。 这时我也受到邀请,手捻着花枝坐在座位上。 时光渐渐过去,幽兰的香气想要侵袭人,缤纷的桃花蕊如同生得妩媚。 只担心时间如银箭般轻易流逝,哪里惧怕因金樽美酒而骤然狂醉。 像淳于髡那样饮一石酒才尽兴,喝三杯对李白来说还不够。 众人都想怀揣宝珠来相互映照,不需要熄灭蜡烛而产生猜忌。 紫色的花萼还依靠着绿叶扶持,青鸟尚且作为昆仑山的使者。 不一会儿客人散去主人也疲倦了,希望借助高楼的房间留下住在别院。 两地的欢乐之情难以完全述说,像连理枝般的快乐之事确实令人留恋。 希望能像牛郎织女一样年年经过,不羡慕云雨般的忽隐忽现。 世事繁杂哪里能够说得清楚,过去的相遇结合转而让人销魂。 兰花怀着幽隐的性情留在前阶,桃花追逐狂风告别原来的根源。 绿珠尚且引起季伦的怨恨,樊素最终孤独得不到白氏的恩宠。 后面庭院的歌舞就不要过问了,沉醉其中只需索要碧绿的酒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豪华的宴会场景,以及在宴会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详细描述了宴会的盛大和奢华,包括美酒、锦帐、华筵、宾客等,展现出了热闹非凡的场面。在宴会上,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欢乐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丹洞琪花”“淳于髡”“李白”“绿珠”“樊素”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欢乐场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较高的文学造诣。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