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豫章丁公

丁先生,何太奇,年未三十天下知。五色焕烂悬金支,精神炯炯垂青丝。 珊瑚之玦碧琉璃,芙蓉漾荡含清漪。忆昔赋就淩云时,天子亲临白玉墀。 手折丹花扶御掌,青天驾出双龙螭。出入奏事何委蛇,□□□□□□□。 衔章按垒鸣金羁,萧萧杀气傍旌旗。绣衣使者美丰仪,□□□□□□□,稽首万年赞帝基。 是时权贵威赫曦,磨牙吮血扬须眉。炙手甚热不可近,下驱小吏如鞭笞。 先生意气独横披,致身不敢顾其私。请借上方斩马剑,手截鲸鲵断豺豾。 天下闻之惊且悲,如何独凤拂群鸱。丈夫所见诚落落,夸毗之子徒嗔嗤。 一朝白璧青蝇淄,可怜贝锦成南箕。焦头烂额不复论,弃置江干依鹿麋。 酒酣时自发清啸,西山爽气高撑颐。平生剩有古人诗,雕刻壮丽光陆离。 龙蛇变幻从天落,晴霄日浴昆明池。力回大雅扇来兹,越王台上霜雪迟。 孤猿独鹤鸣深思,长怀魏阙中肠饥。鸣呼,今世之人皆相皮,纵有精忠知告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
  • 炯炯(jiǒng jiǒng):形容明亮或有精神。
  • 珊瑚之玦:玦(jué),古时佩戴的玉器,半环形,有缺口。这里指像珊瑚一样的玦。
  • 漾荡:水波荡漾的样子。
  • 淩云:这里指写出很有气势的文章或作品。
  • (chí):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
  • (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 委蛇(wēi yí):形容从容自得的样子。
  • 赫曦(hè xī):形容阳光炽热。
  • 鲸鲵(jīng ní):比喻凶恶的敌人。
  • (pí):古同“貔”,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 (chī):古书上指鹞鹰。
  • 落落:形容豁达、大方。
  • 夸毗(kuā pí):以谄谀、卑屈取媚于人。
  • (zī):污染。
  • 贝锦: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后比喻诬陷人的谗言。
  • 南箕:星名,借指谗佞之人。
  • (yí):面颊,腮。

翻译

丁先生,是多么奇特啊,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就天下闻名。他光彩夺目,佩戴着金色的饰物,精神焕发,垂下黑色的发丝。他像珊瑚玦和碧绿的琉璃一样出众,又似芙蓉在清水中荡漾,泛起涟漪。回忆往昔他写出凌云之作时,天子亲自来到白玉台阶前。他亲手折下丹花,扶持在御掌之中,青天之上驾出两条龙。他出入朝廷奏事时从容自得,……(此处缺字,无法翻译)。他带着官印,骑着马,马笼头响着清脆的声音,萧杀的气息伴随着旌旗。绣衣使者容貌俊美,……(此处缺字,无法翻译),叩头万年,赞颂皇帝的基业。

那时权贵们权势炽热,磨牙吮血,飞扬跋扈。他们权势熏天,让人不敢靠近,对下面的小吏像用鞭子抽打一样驱使。丁先生意气风发,特立独行,投身其中而不顾及自己的私利。他请求借上方的斩马剑,亲手截断凶恶的敌人和猛兽。天下人听闻后既震惊又悲伤,为何只有他这只凤凰拂逆众多的鹞鹰。大丈夫的见识确实豁达大方,那些谄媚之人只会嗔怒嗤笑。

有朝一日,白璧被青蝇玷污,可惜美好的东西被谗言所毁,如同贝锦变成了南箕。那些焦头烂额的事情不再谈论,他被弃置在江边,依靠着鹿和麋生活。喝酒到酣畅时,他会自发地发出清啸之声,西山的清爽之气高高地撑起他的面颊。他平生还留存着古人的诗篇,诗篇雕刻壮丽,光彩夺目。龙蛇般的文字变幻如从天而降,晴朗的天空下,像在昆明池中沐浴。他努力挽回高雅的文风,来到这里,越王台上的霜雪都来得迟了。孤独的猿猴和仙鹤发出深沉的鸣叫,他心中长久地怀着对朝廷的思念和渴望。唉,现今世上的人都只看表面,纵然有一片精忠之心,又能告知谁呢。

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丁先生这一特立独行、富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诗的前半部分极力描绘丁先生的才华出众和意气风发,以及他在朝廷中的表现。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权贵的跋扈和丁先生的遭遇,表达了对丁先生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珊瑚之玦碧琉璃,芙蓉漾荡含清漪”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天下闻之惊且悲,如何独凤拂群鸱”等语句,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豪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