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初夏

三见草木荣,栖栖犹未旋。 偶与城市远,因耽此地偏。 独馆背清池,一无俗事牵。 晨兴课书罢,日午蛙声喧。 出门见新秧,微绿映远田。 久晴初得雨,稚子亦欣然。 田父说岁占,今兹定有年。 物情既如此,予乐复何言。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栖(xī xī):忙碌不安的样子。
  • 耽(dān):喜爱,沉溺。

翻译

我已经三次见到草木繁荣生长了,却仍然忙碌不安,尚未回归。偶然远离城市,因而喜爱这个偏远的地方。 独自居住的馆舍背靠清澈的池塘,没有一件世俗之事牵扯。早晨起来完成读书课业后,到了中午便听到蛙声一片喧闹。 出门看到新长的秧苗,微微的绿色映照在远处的田野上。久晴之后初次得到雨水,小孩子也为此感到欣喜。 农夫谈论着年岁的占卜,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万物的情状既然如此,我内心的快乐又何须多言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城北初夏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受。诗中通过“三见草木荣”表现出时光的流转,而“栖栖犹未旋”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不安或未达成的愿望。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城市,在这偏静之地的生活,强调了此地的清幽与无世俗纷扰。 接着,诗中描绘了初夏的各种景象,如晨兴读书、午间蛙声、新秧微绿等,充满了生活气息。久晴初雨,不仅秧苗得以滋润,连小孩子都感到欣然,展现出大自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后,田父所说的今年定有丰收年,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喜悦的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满足之情。

归子慕

归子慕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季思,号陶庵,归有光子。万历十九年举人。会试下第后,弃举业,退居江村,吟咏为乐。与无锡高攀龙、嘉善吴志远友善,学者称清远先生。有《陶庵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