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
- 霭(ǎi):云气,雾气。
- 派:水的支流,这里指山脉的分支。
- 尼丘:指孔子出生地尼山,这里代指孔子。
- 泰岳:泰山。
- 碣(jié):圆顶的石碑。
- 禹贡:中国古代地理名著,这里指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及相关记载。
- 桐:传说中大禹治水后,峄山所产的孤桐可制琴。
翻译
清晨出行前往那青葱的山峦,堆积的雾气远远地飘浮在空中。 这山脉的分支从孔子诞生的尼山相接,其气势可与雄伟的泰山相媲美。 秦代的石碑只留下断裂的残碑,而《禹贡》中记载着峄山的孤桐。 停下马来暂且凭栏远望,心中的思绪徘徊不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望峄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早晨的景色,展现出峄山被雾气笼罩的朦胧之美。颔联将峄山的山脉分支与尼山相接,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同时又将其与泰山的雄伟相提并论,体现了峄山的气势。颈联提到秦碑的残碣和《禹贡》中记载的孤桐,增添了峄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尾联中诗人驻马凭望,思绪万千,表现出对峄山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回味。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使读者对峄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