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中述感呈王殿元允仁时寓普照禅院兼示无瑕上人
禅窗夜雨不成寐,侧枕微吟聊自慰。
老僧破竹编疏篱,滋养菊花开也未。
葫芦架底乱寒声,薜荔墙间浮湿气。
安得九霄出月光,北照帝城分象魏。
豪门秉烛各丝簧,醉杀五侯拜七贵。
明朝老仆畏冲泥,却省探囊沽酒费。
欲过西林问寂寥,煮茶不尽淡中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窗:寺庙的窗户。
- 寐(mèi):睡着。
- 破竹:剖开竹子。
- 薜荔(bì lì):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植物。
- 象魏:古代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 丝簧:弦管乐器。
- 五侯拜七贵:泛指达官权贵。
翻译
寺庙的窗户在秋夜雨中,我难以入眠,侧着枕头轻声吟唱聊以自我安慰。 老僧人剖开竹子编制稀疏的篱笆,不知滋养的菊花开了没有。 葫芦架下传来杂乱的寒冷声响,薜荔墙边飘浮着潮湿的气息。 怎样才能让九霄之上出现月光,向北照耀帝都区分那宫阙建筑。 豪门贵族们点着蜡烛,各自演奏着弦乐,沉醉于权贵的生活中。 明日清晨老仆人会害怕道路上的泥泞,倒是省了掏钱包买酒的费用。 想要去西林寺询问那寂寥之境,煮茶却品不尽那平淡中的滋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雨中作者在普照禅院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禅窗夜雨、老僧编篱、葫芦架底的寒声、薜荔墙间的湿气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后半部分则对比了豪门的奢华生活与自己的清寂情境,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平淡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谢榛的其他作品
- 《 送御医顾世安辞官归上海 》 —— [ 明 ] 谢榛
- 《 寄怀王鉴川少司马总制 》 —— [ 明 ] 谢榛
- 《 送萧行人汝和还京兼答丘给事懋实见寄 》 —— [ 明 ] 谢榛
- 《 卧病张肖甫枉顾时奉使还蜀 》 —— [ 明 ] 谢榛
- 《 无营 》 —— [ 明 ] 谢榛
- 《 哀哉行 其二 》 —— [ 明 ] 谢榛
- 《 春夜即事 》 —— [ 明 ] 谢榛
- 《 赠别史郎中应之还张秋 》 —— [ 明 ]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