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
秦岭路迷愁无那,凉夜疏林老夫坐。蹇驴龁草人正饥,野翁敲石取新火。
须臾炊黍摘秋果,小有洞天曳杖过,仙境踟蹰岂敢唾。
山灵预知待客星,虎穴应教黑雾锁。欲蹑玄踪不易到,峭壁攀萝壮襟抱。
轩皇驾龙无还期,精华长耀金光草。少陵题后独啸傲,历揽瑰奇恣所好。
忆昔道傍贤主人,一饭至今尚思报。别来音问若为通,三十几度梨叶红。
嗟彼枯骨蒿莱中,梦著已忘旧颜面,遥寄此情东北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那(nuó):无奈,无可奈何。
- 蹇(jiǎn)驴:跛脚的驴。
- 龁(hé):咬,嚼。
- 炊黍:做黍米饭。
-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踟蹰(chí chú):徘徊,犹豫。
- 蹑(niè):踩,踏。
- 蒿莱(hāo lái):野草,杂草,借指荒野。
翻译
在秦岭迷路让人发愁无奈,清凉的夜晚我这个老人坐在稀疏的树林中。跛脚的驴子吃草,人也正饥饿,乡野老翁敲石头取来新火。 不一会儿做好黍米饭,摘下秋果,经过小有洞天的地方,拄着拐杖走过,在这仙境般的地方徘徊,哪敢随便吐痰破坏。 山神似乎预先知道有贵客来,虎穴应该会被黑雾封锁。想要追寻那神秘的踪迹可不是容易的事,在峭壁上攀援藤萝,可使胸怀壮阔。 轩辕黄帝驾龙离去没有返回的期限,精华长久地照耀着金光闪耀的仙草。杜甫题诗之后独自长啸傲然,遍览奇景,尽情满足自己的喜好。 回忆往昔路边有贤德的主人,一顿饭的恩情至今还想报答。分别之后音信怎样才能相通,三十几次梨树叶已变红。 可叹那枯骨埋没在荒野杂草中,在梦中已经忘记了旧时的容颜,遥远地寄去这份情意,借东北风传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秦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慨。诗中先写了迷路后在凉夜中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描述了周围的美景,如小有洞天,表现出对仙境的敬畏之情。然后提到追寻神秘踪迹的艰难,以及轩辕黄帝的传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诗中还提到杜甫题诗的事,展现了对前人的敬仰。后半部分则是对往昔恩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丰富,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语言古朴,用词精准,如“蹇驴龁草”“野翁敲石”等,生动地展现了画面。同时,通过“忆昔”和“嗟彼”等词句,将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使诗歌更具层次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