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侍郎与德郊亭饯别

· 谢榛
昔会燕台今白头,东归分袂倍离愁。 年华易改谁长健,世路无穷客倦游。 春雪模糊荒岭树,夕阳惨淡古边楼。 此情欲寄滹沱水,千折波声尚北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台(yān tái):指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纳天下贤士。后常以“燕台”作为招揽贤才的典故,也泛指幕府所在地。
  • 分袂(fēn mèi):离别,分手。
  • 倦游:厌倦于行旅生涯或游览已倦。
  • 滹沱(hū tuó)水:河名。在河北省西部。

翻译

往昔在燕台相聚,如今已白发苍苍,此次东归分别,离愁更加浓烈。 年华容易改变,有谁能长久保持健康,世间的道路没有尽头,我这游子也已厌倦漂泊。 春天的积雪模糊了荒岭上的树木,夕阳的余晖使古老的边楼显得暗淡无光。 我这满腔的离情想要寄托给滹沱水,河水千折百回,波涛声依旧向北流去。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往昔燕台相聚起笔,今昔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愁的深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和对世路无穷的疲惫之感。通过对春雪、荒岭树、夕阳、古边楼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滹沱水中,借水流的北向来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