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水瘦江空潮渐平,即看秋色老霜橙。 云笼淡日晴无定,风剪疏林寒有声。 残菊萧条他自发,暮烟飘渺傍愁生。 朱栏欲共何人倚,万里长天一雁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在这里形容江水水位下降,水面变窄。
  • 霜橙:经霜的橙子,比喻秋天的果实。
  • :遮盖,罩住。
  • :这里指风吹过树林,像剪刀裁剪一样,形容风的力量和树林被风吹动的情景。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缈”读音:miǎo)

翻译

江水变窄水位下降,江潮渐渐平息,马上就能看到秋色使经霜的橙子变得衰老。云朵笼罩着淡淡的太阳,晴天也不那么稳定,风吹过稀疏的树林,发出寒冷的声响。残败的菊花尽管萧条却依然自行开放,傍晚的烟霭缥缈不定,伴随着忧愁而生。那红色的栏杆想要和谁一起倚靠呢,万里长天之上,有一只大雁横越而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首联通过描写江水和江潮的变化,以及秋色中霜橙的景象,点明了时节。颔联中“云笼淡日”和“风剪疏林”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秋日的不稳定和寒意。颈联的“残菊萧条”和“暮烟飘渺”,增添了几分萧瑟和忧愁之感。尾联以“朱栏欲共何人倚”的疑问,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而“万里长天一雁横”的画面,则更强化了这种孤寂的意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秋日的特色和诗人的情感。

韩邦靖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