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落落乾坤一病身,偶闻时事倍伤神。 内批时复传中旨,故里尤多赐老臣。 敢谓履霜忧杞国,已从人日验今春。 匡扶未有纤毫力,名位谁居第一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qián kūn):天地。
  • 内批:从宫内传出来的皇帝圣旨。
  • 中旨:皇帝的诏谕。
  • 履霜:《周易·坤》:“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踩到薄霜,就知道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预知后果。
  • 杞国:《列子·天瑞》中提到的一个国家,有一个人总是担忧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后以此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翻译

在这广阔天地间我这病弱之身,偶然听闻时事,倍感伤心神伤。 宫内不时传出皇帝的圣旨,故乡之中有很多被赐予的告老还乡之臣。 我怎敢说像担忧霜至而想到寒冬将至的杞人那样忧虑国家,已经从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开始验证今年的春天。 想要匡扶国家却没有丝毫的力量,在名位上谁又是居于首位的那个人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的开头,诗人以“落落乾坤一病身”描绘自己在广阔天地间的病弱之态,为后面的抒情埋下伏笔。“偶闻时事倍伤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敏感和忧虑。接下来,“内批时复传中旨,故里尤多赐老臣”两句,通过对宫廷内旨和故乡赐老臣的描述,暗示了朝廷的一些情况,可能存在着某种问题或不稳定因素。“敢谓履霜忧杞国,已从人日验今春”这两句,诗人用“履霜忧杞国”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同时从人日开始验证今春,也有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两句“匡扶未有纤毫力,名位谁居第一人”,诗人感慨自己无力匡扶国家,同时也对在名位上居首位的人提出了疑问,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有能力改变局面的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时事的感慨和自身的无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韩邦靖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