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俞公子

蓬门端坐独危然,伟器如君最少年。 他日可能忘父友,莫因下拜嗛文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这里指贫寒之家。(“蓬”,读音:péng)
  • 危然:端正的样子。
  • 伟器:大器,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 :同“谦”,谦逊。(“嗛”,读音:qiān)
  • 文渊:文才深广,这里用来指代归有光自己,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翻译

在贫寒的家中正襟危坐,神情端庄,像您这样的杰出人才在少年中最为出众。日后您或许会飞黄腾达,可能会忘记父亲和朋友,但不要因为我身份低微就对我谦逊下拜。

赏析

这首诗是归有光赠给俞公子的。诗的首句通过“蓬门端坐独危然”,描绘出一种贫寒但不失庄重的场景,也暗示了俞公子的不凡气质。次句“伟器如君最少年”,直接赞美俞公子是年少有为的大才。最后两句则是一种既带有期望又略带担忧的表达,希望俞公子日后即便有所成就,也不要忘记故人,同时也体现了归有光的自谦。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俞公子的赞赏和期望,也流露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一些思考。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