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恨这关

· 钟禧
踪迹疏狂事远游,懒工词赋客诸侯。 春风楚国归王灿,落日长安醉马周。 千里霜蹄何日定,十年烽火未曾休。 长歌更出床头剑,空有寒光射斗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狂(shū kuáng):指豪放,不受拘束。
  • :擅长。
  • 词赋:古代一种文体,这里指写词赋的能力。
  • 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这里泛指地方长官。
  • :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地域大致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 王灿: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曾依附刘表,在荆州居住时作《登楼赋》,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这里借指有才华却不得志之人。
  • 长安:西安的古称,是许多朝代的都城,这里代表京城。
  • 马周:唐初名臣,早年穷困潦倒,后得到唐太宗赏识,成为一代名臣。这里借指渴望得到赏识的人。
  • 霜蹄:骏马的蹄子,代指骏马。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争。
  • 斗牛:指北斗星和牵牛星。

翻译

我的行踪豪放不羁,喜爱四处远游,不擅长写词赋去讨好地方长官。春风吹拂着楚国大地,如同王灿渴望归乡一般,夕阳西下的长安城中,马周沉醉其中渴望得到赏识。不知这千里马的蹄子何时才能停歇,十年的战争从未停止。我放声高歌,拔出床头的宝剑,只可惜那剑上的寒光只能射向斗牛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国家战乱不休的感慨。首联写诗人疏狂的个性和四处游历的经历,同时表明自己不迎合权贵的态度。颔联通过王灿和马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功名的渴望。颈联感叹自己的奔波不定和国家的长期战乱。尾联则以拔出床头剑、剑光射向斗牛星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壮志和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钟禧

钟禧,字百福,号狂客。顺德人。先以经明行修徵辟,不就。复以怀才抱德应诏起,试吏部第一。著有《洗酸》诸集行世。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三有传。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