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萍草本无根,托生江汉湄。 惊风一朝起,各在天一涯。 野月照庭帷,清霜沾我衣。 同为千里望,何处能光辉。 海燕不知冬,蝉蜕不知春。 万物各有定,吾生何所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草:浮萍,水生植物。读音为(píng cǎo)
  • 托生:依托而生,寄身。
  • 江汉湄:长江和汉水的岸边。“湄”(méi),指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 惊风:猛烈的风。
  • 庭帷:指庭院中的帷幔。
  • 蝉蜕(chán 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此处比喻对事物的变化没有感觉。

翻译

浮萍本来就没有根,寄身于长江和汉水的岸边。突然一阵狂风刮起,各自飘散到天涯海角。野外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帷幔上,清冷的寒霜沾湿了我的衣服。我们都望着千里之外的地方,哪里能够闪耀光辉呢?海燕不知道冬天的寒冷,蝉蜕后不知春天的到来。万物都有各自的定数,我的人生又能与谁相邻呢?

赏析

这首诗以萍草起兴,寓意人生的漂泊无定。诗中通过描绘惊风将萍草吹散、野月清霜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作者感叹万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命运,而自己的人生却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性,不知何处是归宿。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