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听饯尧甫举人时在关中弘治乙丑

夜色苍苍,酒满芳樽恨转长。那堪声沉玉漏,香尽金炉,烛冷银缸。 离情才说两三行。檐前却早鸡三唱。休题起行装。 却早把、残魂销尽,不须到灞陵桥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芳樽:精致的酒杯。“樽”(zūn)
  •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 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缸”(gāng)
  • 灞陵桥:指送别之处。“灞”(bà)

翻译

夜色一片苍茫,酒杯斟满美酒,心中的离愁别恨却越发绵长。怎能忍受那计时的玉漏声沉,金炉中的香已燃尽,银缸中的蜡烛也已冷却。 才说了两三句离别的话语,屋檐前却早早传来了鸡的三次啼叫。不要提起行装的事了。 这早早的鸡鸣,已然将残存的魂魄消磨殆尽,不必再到那灞陵桥上送别了。

赏析

这首词以夜色为背景,通过对酒杯、玉漏、金炉、银缸等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痛苦和不舍。词中“那堪”“才说”“却早”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离情的沉重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幽深,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哀伤。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