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骊山

望骊山秦宫,凌汉周火连天。到如今、繁华理瓦砾,恩爱付尘烟。 周家长,秦家短,眼前一样凋残。叹温泉玉娥,参乘翠辇呜銮。 到如今、西风吹水冷,孤月照沙寒。飞霜楼,明珠殿,无人更倚朱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骊山(lí shān):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 凌汉:高耸入云。
  • :变成。
  • 瓦砾(wǎ lì):破碎的砖头瓦片。
  • 玉娥:美貌的女子。
  • 参乘(cān shèng):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 翠辇(cuì niǎn):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
  • 呜銮:车上的銮铃鸣响。
  • 飞霜楼:骊山的楼名。
  • 明珠殿:骊山的殿名。

翻译

远望骊山的秦朝宫殿,高耸入云,当年周朝的烽火连天。到了如今,繁华已变成了瓦砾,恩情爱意都化作了尘烟。

周朝统治时间长,秦朝统治时间短,但眼前都是一样的凋零残破。叹息那温泉边的美女,陪伴帝王乘坐着翠羽装饰的车驾,车铃作响。

到了如今,西风呼呼吹着,泉水冰冷,孤独的月亮照着寒冷的沙滩。飞霜楼,明珠殿,再也没有人依靠着那红色的栏杆。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骊山秦宫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繁华易逝的感慨。上阕写秦朝宫殿曾经的辉煌如今已化为瓦砾和尘烟,周秦的长短兴衰都已成为过去。下阕则进一步感叹昔日的繁华不再,温泉边的美女、帝王的车驾都已消逝,只剩下西风冷月、冷落的建筑。整首词意境苍凉,语言简洁,用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