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一夕督学曾霖寰招同黄玉崙饮署中莲池观九曜石

星躔此地应文昌,幸借公馀绮席张。 秋月镜中澄桂彩,春风座上趁槐黄。 樽临清沼醪逾绿,吟对莲花句亦香。 石丈嶙峋群侍侧,也随弟子欲升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躔(chán):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 文昌:文昌星,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主宰文运功名的星宿。
  • 公馀:公务之余暇。
  • 绮席:华丽的席具。
  • 桂彩:月光。传说月中有桂树,故以桂彩代指月光。
  • 槐黄:指科举考试之秋试(亦称乡试)将要举行的时候。因槐树在秋季开花,故借指秋季考试。
  • 清沼:清澈的池塘。
  • (láo):浊酒。
  •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 升堂:这里指学业有所进步,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

翻译

日月星辰运行在这个地方,这里应该是文昌星照耀之处,幸好借助公务之余的闲暇,摆开了华丽的宴席。 秋夜的月光如镜,澄澈地映照着桂花般的光彩,在春风般的氛围中,正好赶上秋季考试即将来临的时节。 酒杯放置在清澈的池塘边,浊酒显得更加碧绿,对着莲花吟诵诗句,诗句也似乎散发着香气。 那嶙峋的九曜石如同石丈般矗立在众人身旁,也好像随着弟子们想要提升学问水平的愿望而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后一夕在署中莲池的宴饮场景,以及观赏九曜石的情景。诗中既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如秋月、春风、清沼、莲花,又体现了文化氛围的浓厚,如文昌星、趁槐黄等,暗示了对学问和功名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宴席、景色和石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对学问进步的期望。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