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 自颍上县欲还吴作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 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拼音

所属合集

#应天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 酒醅(pēi):酿成而未漉的酒。
  • 鲈脍莼羹:用鲈鱼切细的肉和莼菜做的羹,泛指家乡风味。
  • (chún):多年生水草,叶子椭圆形,浮在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黏液,花暗红色。
  • :超越,渡过。
  •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 箬笠(ruò lì):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
  • 吞沃:指波浪起伏。
  • 陶写:排遣愁闷。
  • 鸱夷(chī yí):指范蠡退隐后泛舟江湖所乘坐的皮袋。

翻译

吴江县的秋天已经深了,正是柳岸边的农家,新酿的酒刚刚成熟的时候。鲈鱼切细做成的肉和莼菜做的羹,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眼前是万里水天相连的景象。我乘坐着小船渡过浩渺的水面,将自己这一片叶子般的小船寄托在傍晚的波涛之中,任由它起伏。头戴青箬笠,就像在西塞山前那样,自己谱写着新的曲子。

来来往往还没有满足。即使是细雨斜风,又有谁能拘束我呢?人到中年,借这自然美景来排遣愁闷,哪里还需要丝竹之声呢?范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的千古之意,想来我现在入手也还算快。最好的是,那数千点的云峰,半篙深的清澈绿水。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秋日吴江的景色和作者的行程,通过“松陵秋已老”“柳岸田家”“酒醅初熟”“鲈脍莼羹”等描绘,展现出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和秋意。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年心境的感悟,“来往未应足”“有谁拘束”表现出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体现了他借自然美景排遣愁闷的心境,“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以范蠡自比,表达了对功成身退、逍遥自在的渴望。最后的“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以景色结尾,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叶梦得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