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父寄半夏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
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
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
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
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
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
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
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
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
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
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
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
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
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
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
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
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
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
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齐州:指济南。
- 半夏:(bàn xià)中药名。
- 鹊山:山名。
- 法制:这里指按照方法进行炮制。
- 辛螫:(shì)刺痛。
- 大钧:指大自然。
- 窳:(yǔ)恶劣。
- 虎掌:一种植物,有一定毒性。
- 鸢头:一种植物,有毒。
- 水玉:即半夏。
- 神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
翻译
在齐州有很多半夏,是从鹊山之阳采摘来的。它们累累串串圆润又洁白,从千里之外寄过来。刚新婚的媳妇解开包裹,孩子们欢喜得近乎疯狂。都说已经经过炮制,没有滑腻的感觉可以品尝。大儿子强力占取,直直地坐在那里呵斥四周。二女儿从他腋下伸出手,一抓就已经去掉了一半。不一会儿被刺痛了,扔掉剩下的不再收藏。竞相用手摸着舌头,哭叫吵闹声充满中堂。父亲到了又笑又惊,急忙让他们吃姜。到半夜才稍微安定下来,长久地在这灯烛光亮下。大自然孕育万物,不会选择坏的和好的。虎掌出自深谷,鸢头遮蔽高冈。春草善于杀鱼,野葛能缠人肠子。各自按照类别自然繁衍,敢问是谁来主张。水玉名字虽好,神农有记录它的方法。它的外表很皎洁,它的内心追求坚刚。无奈蕴含毒性,进入口中就会使人受伤。老兄喜好服食这类东西,像这样的情况也可以防备。碰上急难是我们这类人的事情,因有所感触警惕而写成这首诗章。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父亲寄来的半夏展开叙述,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对半夏的好奇与尝试,以及尝试后中毒打闹的场景,使得诗歌充满生活气息。诗中还探讨了大自然万物的复杂性,如各种有特点和毒性的植物。既描写了现实景象,又蕴含了对事物两面性的思考,以及对人们应对生活中各种情况的提醒。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节生动有趣,以小见大,富有深意。
孔平仲
宋临江新淦人,字义甫,一作毅父。孔武仲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又应制科。以吕公著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哲宗绍圣中,言者谓其元祐时附会当路,讥毁先烈,贬知衡州。元符二年,提举劾其违常平法,责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于史学,工文词,与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孔氏谈苑》、《续世说》、《良世事證》、《释稗》、《诗戏》、《朝散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863篇诗文
孔平仲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题夏仲昭竹寄陶良伯 》 —— [ 明 ] 杨慎
- 《 庚辰夏五月念之二日余三旬初度也碌碌尘土加以幽忧之疾靡克自树俯仰今昔不胜感慨信笔抒怀六百字 》 —— [ 明 ] 胡应麟
- 《 仲夏瀛台即景杂咏六首 其五 》 —— [ 清 ] 弘历
- 《 夏五日袁比部携酒访舟中 》 —— [ 明 ] 黎民表
- 《 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 其三 》 —— [ 明 ] 李梦阳
- 《 洪觉山赴泉师武夷之约趋五羊而师已盖棺痛哭两旬辞去庚申岁五月也 》 —— [ 明 ] 庞嵩
- 《 满庭芳 · 夏五雨窗言怀 》 —— [ 元 ] 谢应芳
- 《 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 》 —— [ 明 ] 吴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