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日袁比部携酒访舟中

燕京阊阖五云开,袪服晨趋亦快哉。 萍水敢期仙客棹,榴花还及故人杯。 西曹词赋留高步,东郭河山得隽才。 戎马正当挥涕日,可无飞檄自天来。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也指宫门。
  • 袪服:除去衣服,这里指穿上官服。
  • 晨趋:清晨趋行,指上朝。
  • 萍水:像浮萍在水上漂流,比喻偶然相遇。
  • 仙客棹(zhào):仙人的船,这里比喻朋友来访的船只。
  • 西曹:指刑部的属官。
  • 高步:高的脚步声,形容人的风度、品格高超。
  • 东郭:东边的外城。
  • 隽(jùn)才:杰出的才智。

翻译

在燕京,皇宫的大门敞开,云朵飘动,清晨穿上官服去上朝,心情也很畅快。 我与您本是偶然相遇,没想到您如仙人般乘船来访,石榴花盛开的时候您带着美酒前来相聚。 您在刑部的词赋留下了高超的风采,在东边外城的山河间尽显杰出的才能。 如今正是国家战乱、让人挥泪的时候,怎能没有如飞一般的紧急文书从上天传来(期望有好消息传来扭转战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特殊时期的相聚,既表达了相聚的喜悦,又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燕京的景象和自己上朝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较为明快的基调。颔联叙述了与友人的意外相逢以及相聚时的欢乐,以“萍水”和“仙客棹”的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颈联赞扬了友人的才华,体现了对友人的钦佩之情。尾联则将思绪转向国家的战乱,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消息的期盼。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以“仙客棹”比喻友人的船只)、象征(“榴花”可能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友情)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