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幼承分司徐州

暂捐笔劄下兰台,沛上东曹画戟开。 词客正为都水使,名家况接佩刀才。 中朝冠盖频年出,沧海帆樯万里来。 知尔壮心还跃马,肯论衰贱走尘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劄(zhá):古时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这里借指翰林院。
  • 沛上:地名,即沛县,今江苏沛县。
  • 东曹:官署名。汉丞相府分曹办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 画戟: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
  • 词客:擅长文词的人,这里指欧阳幼承。
  • 都水使:古代管理水利的官员。
  • 佩刀:古代官员佩带的刀,表示有身份地位。

翻译

暂时放下笔和写字的木片离开翰林院,前往沛县,在那里东曹的画戟已然打开。文人欧阳幼承正担任都水使,出身名门世家,又有能臣之才。朝中的官员们连年出任各地,沧海之上帆船从万里之外驶来。知道你雄心壮志还能策马奔腾,怎会在意我这衰微贫贱之人奔走于尘世呢。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为送欧阳幼承去徐州担任分司而作。首联写欧阳幼承离开翰林院前往沛县赴任,“暂捐笔劄下兰台”表现出一种放下过往、迎接新职的意味,“沛上东曹画戟开”则描绘了新职位的威严和重要性。颔联赞美欧阳幼承的文学才华和杰出才能,“词客正为都水使”强调他的文人身份和新的官职,“名家况接佩刀才”则突出了他的出身和才能。颈联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朝中官员的流动和海上贸易的繁荣,展现出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欧阳幼承壮志豪情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