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舍人稚干使赵兼荣侍还灵宝

寒冰欲尽渡滹沱,千里梅花拥传过。 内史声华高紫禁,才人词赋满漳河。 茎台北望烟花绕,关路西连金鼓多。 莫向故园贪彩服,凤皇池上待鸣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滹沱(hū tuó):水名。
  • 拥传:谓出使。古代朝廷任命使者,手持符节及各种证明文件,称为“拥传”。
  • 内史:古代官名,这里借指许舍人。
  • 紫禁: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因称宫禁为“紫禁”。
  • 才人:有才华的人,这里指许舍人。
  • 漳河:位于河北省南部。
  • 茎台:疑为“蓟(jì)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 烟花:形容绮丽的春景。
  • 关路:道路,路途。
  • 彩服:彩色的衣服,指孝养父母之服。
  • 凤皇池:凤凰池之省称,禁苑中池沼,借指中书省或宰相。
  • 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翻译

寒冷的冰水即将化尽,(一行人)要渡过滹沱河,许舍人带着使者的符节在千里梅花的簇拥下前行出使赵国,还要荣耀地陪侍(他人)回到灵宝。内史名声和才华都很高,在皇宫中也声名远扬,有才华的人所写的词赋遍布漳河一带。在蓟台向北望去,春花烂漫如烟环绕,向西的道路连接着众多关隘,金鼓之声不绝于耳。不要因为贪恋在故乡穿着彩服孝养父母,而放弃追求功名,(希望你)能在中书省等待着那显贵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许舍人出使并陪侍他人归来时所作。诗的首联描绘了许舍人出使时的情景,寒冷的冰水渐化,他在梅花的簇拥下前行,画面优美且富有气势。颔联赞美了许舍人的声名和才华,显示出他的不凡。颈联通过对蓟台周围景色和关路状况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壮阔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出使路途的艰辛和重要性。尾联则是对许舍人的劝勉,希望他不要贪图在家乡的安逸,而要追求在朝廷中的功名。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许舍人的赞美和期望,也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广阔胸怀。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