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今宵里,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 佳人,何处去,别时无计,同引离觞。但唯有相思,两处难忘。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凝眸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游:长期在异乡漂泊旅行。羁(jī),滞留,拘束。
  • **况味:境况和情味。
  • ****离觞(shāng)**:离别的酒杯。觞,酒杯。
  • **如何向:怎么办。
  • **画角:古代乐器,形如竹筒,外加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多用于军中警昏晓。

翻译

鲜花轻轻扑打着鞭梢,微风轻拂着衣衫衣袖,骑上骏马初次踏上轻松的征程。京城越来越远,那葱郁的树木渐渐隐没在夕阳的余晖之中。还未习惯这漂泊羁旅的滋味,骑在马上举目四望,满心都是凄凉。就在今晚,三更时那皎洁的明月高悬,愁绪缠结,令人肝肠寸断。 心中的佳人啊,你究竟去了哪里?分别的时候毫无办法,只能一同举起离别的酒杯。只有那无尽的相思之情,在你我两处心中都难以忘却。你这一去就真的走得远远的了,叫我怎么办呢,心中千般思念缠绕。当我凝视远方时,黄昏时分那哀伤的画角声响起,天空辽阔,而前行的路途是那么漫长。

赏析

这首《满庭芳》是周邦彦羁旅怀人之作。上阕着重描写旅途的孤寂凄凉,通过“花扑鞭梢”“风吹衫袖”这样轻松的场景开篇,形成与后文凄凉心境的鲜明对比。随着远离都城,“芳树隐斜阳”营造出日暮途远、哀伤渐起的氛围 ,细致地刻画了词人“未惯羁游”的惆怅。“今宵里”几句将愁绪推向高潮,明月本是美好事物,却因愁情而让人愁断肝肠。下阕转入对佳人的怀念。回忆分别时无可奈何共饮离别的酒,体现出离别时的不舍。“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直白地倾诉出对佳人深深的眷恋与思念。结尾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再次描绘旅途画面,借景衬情,将词人的飘零之愁、相思之苦融入辽阔漫长的景中,余韵悠长,真挚动人地传达出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周邦彦词精于言情、情景交融的独特艺术魅力。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 2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