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逐燕

· 刘崧
莫逐燕,莫逐燕,燕子清高不寒贱。一生自在食飞虫,不啄稻粱看人面。 常年托巢城市中,文杏梁深杨柳风。乱来华屋已尘土,还访茆檐新主翁。 主翁村居事耕作,种树绕庐延鸟雀。朝朝驱燕出门去,怕见衔泥座中落。 燕子驱去还复来,喽喽告诉声低回。巢成不碍主门户,年年去来解相顾。 不如林间雀与鸟,养成众雏剧如鼠,食汝场上禾与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ú):驱赶。
  • 寒贱:贫贱,社会地位低下。
  • (zhuó):鸟类用嘴取食或叩击东西。
  • 稻粱:指粮食。
  • 文杏梁:用文杏木做的屋梁,这里代指华丽的屋梁。
  • 茆檐(máo yán):茅屋的屋檐。
  • 喽喽(lou lou):形容声音嘈杂。
  • (chú):幼鸟。
  • :在这里指繁多。

翻译

不要驱赶燕子啊,不要驱赶燕子啊,燕子品格清高,不贫贱。它一生自由自在地吃飞虫,不去啄食粮食,也不用看人的脸色。 燕子常年在城市中筑巢,在华丽屋梁下、在杨柳风中生活。但华丽的屋子已变为尘土,它们就去寻找茅屋的新主人。 主人在村子里从事耕作,种树环绕着房屋,也吸引了鸟雀。每天早上把燕子赶出门去,是怕燕子衔泥落在屋中。 燕子被赶走后又回来,发出低回的嘈杂声音,告诉主人。燕子的巢不会妨碍主人家的门户,每年来来去去,互相照应。 还不如树林间的麻雀和其他鸟,繁殖出众多的幼鸟多得像老鼠,吃你晒场上的谷物。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主题,通过对燕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独立和尊严的追求。诗中先赞扬燕子清高自在的生活,不依赖人类的粮食,后描述燕子在城市中的巢因房屋的变迁而不得不寻找新的居所,以及它们与村居主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主人虽驱赶燕子,但燕子仍坚持回来,体现了燕子的坚韧和对家园的执着。同时,诗的最后通过与林间雀鸟的对比,暗示了那些依赖人类、损害人类利益的生物,与燕子的独立自主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用生动的形象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