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坐忽风雨大作得单字走笔

· 卢宁
鸣雨飘风草阁寒,秋生五月布衣单。 山精出壑乱啼啸,海燕乘空翻羽翰。 阶砌落花浮别院,坳溏泛梗倚长栏。 呼童南市买船去,卧听滩头急夜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雨:指大雨伴有声响。
  • 飘风:暴风;大风。
  • 草阁:以草搭建的阁楼。
  • 山精:传说中的山中怪物,这里指山中的动物。
  • (hè):山谷。
  • 啼啸:啼叫呼啸。
  • 海燕:一种海鸟。
  • 羽翰(hàn):翅膀。
  • 阶砌:台阶。
  • 坳溏(ào táng):池塘;低洼地积的水。
  • 泛梗:漂浮在水面的树枝。
  • 长栏:长长的栏杆。

翻译

大雨伴随着狂风,草阁里透着寒冷,五月的天气里像秋天一样,我穿着单衣。山中的动物跑出山谷胡乱地啼叫呼啸,海燕趁着风势在空中翻动着翅膀。台阶上的落花飘落到别的院子里,池塘里漂浮着树枝,倚靠着长长的栏杆。呼喊僮仆到南市去买船,我要躺下来听滩头夜晚湍急的水流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大作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动荡的氛围。首联通过描写风雨中的草阁和单薄的衣着,表现出环境的寒冷和人在自然中的渺小。颔联写山中动物和海燕在风雨中的表现,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衬托出风雨的猛烈。颈联描绘了落花和泛梗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后的凌乱。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买船离去,静听滩头急湍的愿望,体现出一种对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在风雨中的感受和心境。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