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指江西的庐山。(“匡”,kuāng)
- 金玉判:指珍贵的文书裁决。
- 台纪:朝廷的记载。
- 凤凰游:此处借指美好的经历或境遇。
- 陶潜径:指陶渊明归隐居时走过的小路,象征着归隐的生活。
- 张翰秋:用张翰思念家乡鲈鱼莼菜而辞官归乡的典故,这里借指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莼”,chún)
翻译
你要前往庐山采药养病,见人就说希望能得到休息。 你的桌案上还留着珍贵的文书裁决,朝廷的记载中有着你美好的过往经历。 秋霜浸润着陶渊明曾走过的归隐小路,秋风吹起时让你如张翰一般涌起对家乡的思念。 希望你不要留恋乡土,如今南方各州都在进行征战戍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卢宁送欧鉴斋省郎养病时所作。诗的首联写出欧鉴斋要去庐山采药养病,表达了对他身体的关切和希望他能得到休养的祝愿。颔联回顾了他曾经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留下的美好印记。颈联通过“霜浸陶潜径”和“风高张翰秋”,用陶渊明的归隐和张翰的思乡,暗示了欧鉴斋此时的心境,既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家乡的思念。尾联则是一种劝慰,希望他不要过于眷恋家乡,因为国家的南方各州还处于征战戍守的状态,有一种以国家大局为重的情感蕴含其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又体现了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
卢宁的其他作品
- 《 壬子冬北上陆行遇风 》 —— [ 明 ] 卢宁
- 《 怀瓠川宗子伯昭 》 —— [ 明 ] 卢宁
-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 [ 明 ] 卢宁
- 《 闻兴国县建生祠 其一 》 —— [ 明 ] 卢宁
- 《 斋居夜坐次堂翁梦山尚书韵三首 》 —— [ 明 ] 卢宁
- 《 摘花录寄方寒溪文衡山宗瓠川诸旧游 》 —— [ 明 ] 卢宁
- 《 忆饮西蜀王横水天然亭次韵寄之 》 —— [ 明 ] 卢宁
- 《 谒大忠祠次韵 》 —— [ 明 ] 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