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人耀之新跛戏之

闻道篮舆病益贫,葵心日暮更忘身。 凤栖未献空完璞,骥伏长鸣枉绝尘。 门下不须识子产,车中还可坐孙膑。 小冠制就传经倦,莫注春秋学半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篮舆(lán yú):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轿子。
  • 葵心:指葵菜的菜心,因其向阳生长,常用来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心。
  • (pú):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 骥伏:指千里马伏卧。骥,良马。
  • 子产:春秋时郑国的大夫,以善于治理国家而闻名。这里的“门下不须识子产”表示不需要像子产那样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才能。
  •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曾被庞涓陷害遭受膑刑(去掉膝盖骨的刑罚)。这里的“车中还可坐孙膑”表示即使身体有残疾,仍然可以有智慧和才能。

翻译

听说你乘坐着篮舆,病情愈发严重且更加贫困,你一片忠心如同葵菜之心,到了日暮时分更加不顾自身。 如同凤凰栖息却未能献上宝玉,只能空留完整的璞石,又如千里马伏卧长鸣,却只能徒然地超过凡马却不能施展才能。 不需要像子产那样在门下有众多的人才和威望,车中还可以坐着像孙膑那样虽然身体残疾但有智慧的人。 做好小冠后在传授经学感到疲倦之时,不要像那研究《春秋》只学了一半的人那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黄山人耀之新跛的一种安慰和鼓励。诗中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来表达对耀之的理解和期望。首联描述了耀之的病情和贫困状况,同时强调了他的忠心。颔联通过凤凰未献璞和骥伏长鸣的比喻,暗示耀之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颈联则以子产和孙膑为例,说明不需要追求过高的地位和名声,即使身体有残疾也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尾联提到制作小冠和传经,表示希望耀之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整首诗既有对耀之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对他的鼓励和期望,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