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山留别崔子谷

丁年如昨梦,相见欲沾巾。 废蓼愁相向,歌薇老海滨。 醉眠秋倦客,晓别月孤人。 应念俱流落,交情一倍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年:成丁的年龄,历代之制不一,此处泛指壮年。(丁,读作“dīng”)
  • 沾巾:泪水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态。
  • (liǎo):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花多为淡红色或白色,果实为卵形或椭圆形。诗中“废蓼”可能指荒芜的蓼草,寓意着身世的飘零和生活的困顿。
  • :一种野菜,嫩茎和叶可作蔬菜,此处可能象征着隐居的生活或贫困的处境。
  • 倦客:厌倦漂泊的旅客。

翻译

壮年的时光如同昨日之梦,如今相见,忍不住想要落泪。 面对荒芜的蓼草,心中充满忧愁,只能在海边过着像采食薇草般的隐居生活。 秋夜里,我这个疲倦的过客沉醉而眠,拂晓时分,在孤独的月光下与你分别。 应该想到我们都在四处流落,因此这份交情更加亲密。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崔子谷之间的离别之情。诗的开头,诗人感慨壮年时光如梦般消逝,相见时的悲伤之情难以抑制,“相见欲沾巾”生动地表现了这种情感。接下来,通过“废蓼愁相向,歌薇老海滨”,诗人描绘了自己身世飘零、生活困顿的境况,同时也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无奈。“醉眠秋倦客,晓别月孤人”这两句,通过对秋夜醉眠和拂晓分别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悲凉氛围。最后,诗人认为两人都在流落他乡,这种共同的遭遇使得他们的交情更加深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