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冈州东城马山寺访丹徒谈蘧怀留别

申旦高吟客未归,冈州新霁见容辉。 钟清小院分禅榻,荷绿他乡换旅衣。 东郭寥寥天籁发,南冥淼淼夏云飞。 何堪衔取啁啁羽,来伴空城雀苦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申旦:自夜达旦,犹通宵。申,同“伸”。(“申”读音:shēn)
  • 新霁:雨过初晴。(“霁”读音:jì)
  • 容辉:仪容丰采,光辉。
  • 禅榻:僧寺的卧榻。
  • 东郭:东边的外城。
  • 寥寥:形容声音清越。
  •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 南冥:亦作“南溟”,南方的大海。(“冥”读音:míng)
  • 淼淼:水势浩大的样子。
  • 啁啁(zhōu zhōu):鸟叫声。

翻译

通宵高声吟诗的客人还未归去,冈州雨过初晴显现出明亮的光辉。 钟声在清幽的小院中响起,分别之际,我在这他乡之地更换了旅途中的衣服,坐在僧寺的卧榻上。 东边外城清越的声音传来,南方的大海上,浩大的水势之上夏天的云朵飘飞。 怎能忍心衔取那啁啁鸣叫的鸟儿,来陪伴这空城中饥饿的麻雀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冈州东城马山寺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申旦高吟客未归”表现出诗人的兴致之高,以及“冈州新霁见容辉”展现出雨过天晴后冈州的美景。颔联描写了小院中的钟声和在他乡更换旅衣、坐在禅榻上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和离别的氛围。颈联中“东郭寥寥天籁发”和“南冥淼淼夏云飞”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开阔的意境。尾联则以“何堪衔取啁啁羽,来伴空城雀苦饥”表达了诗人对生灵的怜悯之情,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某种困境或孤独的感受。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