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答赵仁甫
何人解作阳春曲,世上巴词第相逐。
闽海赵生才实奇,艺苑于今步称独。
与余莫逆始论心,促席开樽时一吟。
师门雅重学不愧,客舍相看情最深。
大雪漫漫惊岁易,去住从今隔消息。
伊余远役粤西陲,而君尚走长安陌。
长安聚会不可常,他时绾绶向何方。
风尘荏苒俱为客,欲寄音书路总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春曲:古曲名,常用来比喻高雅的艺术作品。
- 巴词:指粗俗的歌曲。巴,音(bā),这里形容粗俗、俚俗。
- 闽海:福建濒临东海,故常以闽海代指福建。
- 艺苑:文学艺术界。
- 莫逆: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
- 促席:坐席互相靠近。
- 开樽:指饮酒。樽,音(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绾绶:指当官。绾,音(wǎn),系结。绶,音(shòu),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的丝带。
翻译
有谁能创作出高雅的阳春曲呢?世间充斥着粗俗的歌曲,人们竞相追逐。福建的赵生才华着实奇特,在当今的艺苑中堪称独一无二。我和你最初心意相通开始谈心,靠近座位、打开酒樽时时常一同吟诗。师友们对学问的重视使我们不感到愧疚,在客舍彼此相看时,情谊最为深厚。大雪纷纷扬扬,让人惊叹岁月的变换,从此分别后,去往和停留在两地将隔断消息。我远行到粤西的边陲,而你还奔走在长安的道路上。在长安的聚会不可能常常有,以后当官会去向何方呢?在尘世中时光流转,我们都身为过客,想要寄去书信,可路途总是漫长。
赏析
这首诗以感慨世间缺少高雅艺术作品开篇,突出了赵生的才华非凡。接着描述了诗人与赵生的深厚情谊,无论是论心吟诗,还是在客舍中的相处,都展现出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深情。诗中通过大雪漫漫的景象,烘托出岁时更迭、分别将至的氛围。随后叙述了两人即将各奔东西,一个远赴粤西,一个留在长安,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相聚不易的无奈。最后,诗人感叹在尘世漂泊中,想要传递音信的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不舍,也流露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