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答深泽赵明府

与君万里同为客,千里分符复相隔。 南北天寒雁不征,缄书欲寄无由得。 剖冰跃出双鲤鱼,尺素由来自深泽。 开函一字一相思,愁怀望断黄尘陌。 我今寄傲海东头,宦思羁情总萧索。 大东杼轴渐成空,鸿雁何时慰安集。 海内交知转寂寥,邮筒几月无消息。 岁晚谁能罢越吟,劝君且自加餐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暮:指一年将尽的时候。
  • 分符:古代帝王授予诸侯或将帅的凭证,后泛指官员受命为官。这里指赵明府到深泽任职。(“符”读音:fú)
  • :远行。
  • 缄书:书信。(“缄”读音:jiān)
  • 尺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古人多用以写信,后泛指书信。
  • 深泽:地名,赵明府的任职之地。
  • :信件的封套,这里指信件。
  • 寄傲: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 海东头: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宦思:做官的思绪。
  • 羁情:羁旅之情。
  • 萧索:消沉,没有生气。
  • 大东:指东方较远处。
  • 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这里借指纺织业,比喻国家的经济。
  • 安集:安定聚居。
  • 交知:知心朋友。
  • 邮筒: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后指书信。
  • 越吟: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仍发越声。后以“越吟”比喻思乡之情。

翻译

我和你都在万里之外做客,你到千里之外的深泽去任职,我们就此相隔。 南北天气寒冷,大雁也不再远行,我想要寄信给你却找不到办法。 破开冰层跳出两条鲤鱼,这小幅的丝织物来自深泽。 打开信件,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份相思,我忧愁的心情望着那黄尘弥漫的道路直到尽头。 我如今在东边的尽头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做官的思绪和羁旅的情愁都让人感到消沉落寞。 遥远东方的纺织业逐渐变得空虚,不知鸿雁何时才能带来安定聚居的消息。 国内的知心朋友越来越少,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收到书信的消息了。 年末了谁能停止思乡之情呢,希望你能够自己多吃些饭保重身体。

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万里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与君万里同为客,千里分符复相隔”点明了两人都在异乡为官且相距遥远的处境,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基调。“南北天寒雁不征,缄书欲寄无由得”则进一步强调了因天气寒冷和距离遥远而导致的通信困难,使思念之情更加深沉。“剖冰跃出双鲤鱼,尺素由来自深泽”描绘了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情景,给人带来一丝喜悦,但紧接着“开函一字一相思,愁怀望断黄尘陌”又回到了相思之愁上,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国家经济、民生的担忧,“我今寄傲海东头,宦思羁情总萧索。大东杼轴渐成空,鸿雁何时慰安集”,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心朋友渐少、书信消息不畅的无奈。最后,“岁晚谁能罢越吟,劝君且自加餐食”则体现了诗人在岁末之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友人的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环境、书信往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