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行
春风桃花千万树,几日飘零逐春去。
四月枝头实正圆,频经采摘知何处。
别有兹桃种最佳,灵根久托在仙家。
栽培不染尘寰土,枝干时披阆苑霞。
开花结实三千岁,应候经期长不改。
筠笼相赠罕致之,时向瑶池宴里在。
东方小儿岂不良,惯饮金盘玉屑浆。
三过桃林采其实,寘之怀袖托天香。
慇勤为谢西王母,彼是人间大隐侣。
天上何年失岁星,流作金门陆沉者。
后来桃熟好相招,免向林园更复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兹桃:这种桃子。“兹”(zī),这个。
- 灵根:植物根苗的美称,此处指桃的根。
- 尘寰(chén huán):人世间。
- 阆苑(làng yuàn):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应候:适应节候。
- 筠笼(yún lóng):竹笼。
- 慇勤:同“殷勤”,情意深厚,恳切。
- 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掌管不死药。
- 大隐侣:指在世俗中隐居的高人。
- 岁星:即木星。
- 陆沉:比喻埋没,不为人知。
翻译
春风吹拂着千万棵桃树,没几日桃花就纷纷飘零随着春天离去。 到了四月枝头的桃子果实正圆润,频繁地被采摘后也不知到了何处。 有一种特别的桃子品种最为优良,它的灵根长久依托在仙家中。 栽培时没有沾染人世间的尘土,枝干时常披着神仙居住之地的霞光。 开花结果需要三千年,适应节候花期长久不改。 用竹笼相赠很少能得到,时常出现在瑶池宴会上。 东方的小儿难道不好吗,习惯饮用金盘里玉屑般的浆汁。 三次经过桃林采摘桃子的果实,放在怀中衣袖里带着阵阵香气。 殷切地向西王母致谢,她是人间的大隐高人。 天上哪一年失去了岁星,流转成为在金门被埋没的人。 等以后桃子成熟了好去相邀,免得再去林园里去摘取了。
赏析
这首《蟠桃行》富有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诗中先描绘了春风中桃花飘零以及桃子成熟后被采摘的情景,引出了特别优良的“兹桃”,强调其灵根在仙家,不染尘寰土,枝干披霞光,开花结果时间漫长且花期固定,增添了这种桃子的神秘色彩。接着提到这种珍贵的桃子常出现在瑶池宴上,不易获得。诗中还描述了东方小儿采摘桃子并携带其香气的情景。最后,诗人通过向西王母致谢,表达了对这种神秘力量的敬仰,并提到等桃子成熟后再相邀,避免去林园另行摘取。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典雅,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