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乡大夫

握手相看感慨存,逐臣真自负平原。 几从月下陪长啸,或忆尊前赋大言。 薄态已成曾氏杼,高情还过翟公门。 临岐未洒穷途泪,薄谴能无识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逐臣:被贬谪、流放的臣子。(“逐”读音:zhú)
  • :仗恃,依靠。
  • 平原:指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此处喻指自己有像平原君那样的结交天下士的胸怀。
  • 曾氏杼:“杼”读音:zhù,曾参的母亲在听到对曾参杀人的误传后,接连三次投杼,形容谣言、误解容易使人动摇。这里指自己的处境引发了一些误解或负面看法。
  • 翟公门:汉代翟公做廷尉时,宾客盈门;罢官后,门可罗雀;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门上大书“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此典用以感慨世态炎凉。
  • 临岐:指在岔路口分别。
  • 穷途泪: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时便大哭而返。后用为哀叹困境、悲叹人生无路可走的典故。
  • 薄谴:轻微的罪责或责罚。

翻译

我们握手相对,心中满是感慨,我这个被贬的臣子,真的自认为有像平原君那样的胸怀。多次在月下陪伴着长啸,有时也会回忆起在酒樽前抒发的豪迈之言。如今已形成了如曾氏杼般被人误解的状态,但我的高尚情怀还是超过了翟公门所代表的那种世态炎凉。在这即将分别的岔路口,我没有流下如阮籍在穷途末路时的泪水,即使受到轻微的责罚,怎能不明白这也是君主的恩情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乡大夫分别时所作,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诗的首联通过“握手相看感慨存”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深沉氛围,同时“逐臣真自负平原”则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却依然有广阔的胸怀和抱负。颔联“几从月下陪长啸,或忆尊前赋大言”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在月下长啸、樽前放言的豪迈时光,与当下的离别形成对比。颈联“薄态已成曾氏杼,高情还过翟公门”道出了自己被误解的无奈以及不为世态炎凉所动的高尚情操。尾联“临岐未洒穷途泪,薄谴能无识主恩”则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对君主的一丝理解,尽管遭受挫折,却仍能保持一定的豁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表达了离别之情,又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坚定信念。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