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严吾敬

· 刘崧
客有款我庐,谓言平生亲。 倒屣起揖之,累然翳其巾。 问客此何来,恻怆不能陈。 田园久荒落,道路多风尘。 旧家南山下,存者今何人。 春风入我里,绕屋但荆榛。 念子十年别,丧乱长苦辛。 岂无一尊酒,相与叙斯晨。 良田有丰岁,盛时无弃民。 贱贫不可厌,愿子勤书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敲打,叩。(读作:kuǎn)
  • :鞋。(读作:xǐ)
  • :遮蔽,覆盖。(读作:yì)
  • 恻怆:悲痛,忧伤。(读作:cè chuàng)
  • :陈述,述说。
  • 荆榛:泛指丛生的荆棘杂草。(读作:jīng zhēn)

翻译

有客人来敲我家的门,说和我是平生的亲密友人。我急忙倒穿着鞋起身迎接,向他作揖行礼,他的头巾杂乱地遮掩着面容。我问客人从何处而来,他悲痛忧伤得无法言说。他说田园长久地荒芜冷落,道路上多是尘土风沙。他家在南山下,如今还剩下什么人呢?春风吹进我的家乡,环绕屋子的只有丛生的荆棘杂草。想到你我分别已有十年,在战乱中长久地受苦艰辛。难道没有一杯酒,让我们一起在这个早晨叙说往昔?良田会有丰收的年岁,盛世不会有被抛弃的百姓。贫贱不应该被厌恶,希望你能勤奋学习并牢记(这个道理)。

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友人的到访为背景,通过描述友人的悲伤境遇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乱世中人们苦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诗中既有对田园荒芜、道路风尘的现实描绘,也有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倒屣起揖之”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恻怆不能陈”则深刻地刻画了友人内心的痛苦。最后,诗人以“良田有丰岁,盛时无弃民。贱贫不可厌,愿子勤书绅”结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对友人的鼓励。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