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夏仲寅秋日枉顾见贻之作
早岁去城市,思为山泽游。
茫茫宇宙间,俯视若云浮。
飘摇风尘际,敛迹此林丘。
古道日榛芜,怅然念东周。
鸣鸟乃不闻,禾黍飒以秋。
登高渺四望,谁为千载忧。
客有从东来,盛年著芳猷。
入林践枉顾,维舟成羁留。
贻我丽藻篇,释我心烦愁。
名谊良可尚,荣华安足求。
江湖有箕颍,企子承光休。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泽:山林川泽,泛指山水名胜之地。
- 榛芜(zhēn wú):形容草木丛生,荒秽。
- 芳猷(yóu):美好的谋划或功绩。
- 羁留:停留,羁旅淹留。
- 丽藻:华丽的辞藻。
- 箕颍: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颍水之滨;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翻译
早年我离开城市,想要去山水间游玩。 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俯瞰万物如同浮云一般。 在动荡的尘世中漂泊,最终隐居在这片山林丘壑之中。 古老的道路日益荒芜,我惆怅地想起了东周时代。 听不到鸟鸣之声,只看到秋风吹动着禾黍沙沙作响。 登上高处向四面远望,谁在为千年之后的事情忧愁呢。 有客人从东方而来,正值盛年有着美好的功绩。 他来到山林中屈尊拜访我,乘船到此而羁留。 送给我一篇华丽的诗篇,解除了我内心的烦忧。 名声和情谊确实值得崇尚,荣华富贵又哪里值得追求呢。 江湖之中有箕山和颍水这样的隐居之地,期望您能继承前人的光辉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刘崧对夏仲寅来访并赠诗的酬答之作。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早年对山水之游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超脱之心。接着描述了现实中古道的荒芜和自己的怅然之情。随后,通过登高远望,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忧虑。而客人夏仲寅的到来,带来了美好的诗篇,也带来了慰藉。诗中强调了名声和情谊的重要性,对荣华富贵则表示了不屑。最后,作者提到了箕山和颍水,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夏仲寅的期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和人们的普遍心态。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馆中夏日 》 —— [ 宋 ] 孔武仲
- 《 闻张助甫擢宁夏中丞喜而有作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 《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 》 —— [ 元 ] 陆文圭
- 《 五月菊 》 —— [ 清 ] 徐庭翼
- 《 庚午仲夏承大司马吴公招同诸公奉陪京卿张公宴集城西禅院次张公元韵四首并以送行 》 —— [ 明 ] 屈大均
- 《 仲夏万寿寺 》 —— [ 清 ] 弘历
- 《 题五月骑驴入华山图 》 —— [ 清 ] 陈曾寿
- 《 并州五月中旬雨未沾足而风气萧然与清秋无异感而赋此 》 —— [ 明 ] 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