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和明府过谈旅舍

马首当年忆并东,从前消息半相同。 重来大集明堂吏,一笑谁怜塞上翁。 百里多君工制锦,孤臣何地托飘蓬。 亦知双剑时还合,未若延津气似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府:“明府”在这里是对县令的尊称。
  • 并东:指向东奔驰,这里可能指曾经共同前往某地或某种共同的经历。(“并”读作“bìng”)
  • 明堂吏:指精于政务的官吏。
  • 塞上翁:比喻世事无常,祸福相倚的人。
  • 制锦:此处指治理县政的才能。
  • 飘蓬:比喻行踪不定的人。
  • 双剑:此处可能用以比喻两人的情谊或合作。
  • 延津:一般指延津剑合的典故,比喻因缘会合。(“津”读作“jīn”)

翻译

当年在马首前回忆起一同向东的过往,从前的消息大多是相似的。 再次来到这里,遇见众多精于政务的官吏,谁会怜悯我这如塞上翁般的人呢,而您却对我一笑。 您在这百里之地有出色的治理县政的才能,我这孤臣在何处能寄托这如飘蓬般的身世呢。 也知道我们的情谊如双剑有时会相合,不像延津剑合那样气势如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林志和明府相聚旅舍时所作。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共同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首联回忆往昔,强调了曾经的共同经历和信息的相似性。颔联中“大集明堂吏”描绘了当时的场景,而“塞上翁”的自比则体现了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受以及对林志和明府给予的一丝温暖的感激。颈联中,作者赞扬了林志和的治理才能,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身世漂泊的悲哀。尾联则表达了对两人情谊的一种期待,希望能如双剑相合,但又觉得不如延津剑合那般气势非凡,暗含着对美好缘分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一些遗憾。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一丝期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