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民吟

老翁生不闻潮汐,知与农人分厚塉。白鸥无侣沧州遥,土龙有备桑田圻。 豚蹄斗酒燕丰年,闾里穰穰仓满千。自输县里催科吏,不纳民间新法钱。 人传新政起燕都,万象皆新百国趋。孰意反辞荒服贡,却令规削九州图。 慕君虽在日南方,昌华苑里烟相望。一朝下令迁边海,千里无家托异乡。 空巢泥落燕飞去,巷口自明王洲处。花开应伴子规啼,冢荒多是青猿据。 高阁倾将绿水齐,女墙不隔日华低。柳条白马系何处,芳草王孙忆未归。 百口一家无葬地,三旬九食皆寒士。行歌拾穗者何人,当暑披裘有其事。 吁嗟尚有身无依,破庙寒林挈子归。莫知愿自经沟渎,无计难将过乱离。 当今新筑界边城,严似三关设守兵。大树将军防锁钥,绿林豪客许通名。 昨日携来三斗珍,米房糠覈犹艰辛。田中白骨贼杀贼,市上青衣人卖人。 哀哀寡妇吞声哭,子死城隈夫海澳。坐叹林间鸠借巢,行羡泽中蜗带屋。 早知为善亦难为,不若从军事鼓鼙。血尽犹随波上下,骨灰得与燕差池。 君不见田横岛上五百士,一朝刎颈魂同萃。又不见勾践陈前三千人,慷慨同归目不瞑。 别离骨肉去乡土,奄奄待尽死为伍。独编一种空桑民,见天不与天同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塉(jí):土地贫瘠。
  • 圻(qí):地的边界。
  • 豚(tún)蹄斗酒:指简单的祭品。豚蹄,猪蹄;斗酒,一斗酒。
  • 穰穰(ráng ráng):形容众多。
  • 催科吏:负责催收租税的官吏。
  • 荒服:古代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
  • 昌华苑:这里可能代指美好的地方。
  •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 覈(hé):米糠中的粗屑。

翻译

老翁一生不知道海潮的涨落,只知道和农民们共同分担土地的肥沃与贫瘠。白鸥没有伴侣,在遥远的沧州飘荡,土龙有所防备,守护着桑田的边界。 用猪蹄和斗酒来庆祝丰年,乡里众多人家,仓库满了千仓。自己主动交给县里的催税官吏租税,不缴纳民间的新法钱。 人们传说新的政策从燕京兴起,万物更新,各国都来趋附。谁能想到反而拒绝了边远地区的进贡,却下令削减九州的版图。 仰慕您虽然在南方,昌华苑里烟火相望。有朝一日下令迁徙到边海地区,千里之内人们无家可归,只能寄托在异乡。 空巢上泥土掉落,燕子飞去,巷口自然而然地成为王洲所在之处。花开应该伴随着子规的啼叫,坟墓荒芜大多被青猿占据。 高阁倾倒将绿水平齐,女墙不隔太阳,阳光低垂。柳条系着白马在何处,芳草中的王孙还未归来。 百口之家没有埋葬的地方,三十天中九天食不果腹的都是寒士。唱着歌捡拾稻穗的是什么人,在暑天披着裘衣也有这样的事。 唉声叹气还有人没有依靠,破庙寒林中带着孩子回去。不知自己愿意投河自尽,没办法难以度过这战乱流离的日子。 如今新筑起边界的边城,严格得好像三关设下守兵。大树将军防备着关键之处,绿林豪客允许通报姓名。 昨日带来三斗珍宝,米房中的米糠和粗屑依然让人生活艰辛。田中的白骨是贼杀贼造成的,集市上穿着青衣的人在卖人。 悲哀的寡妇吞声哭泣,儿子死在城墙边,丈夫死在海边。坐着叹息林间的鸠鸟借巢居住,行走时羡慕泽中的蜗牛带着房屋。 早知道做好事也很难,不如参军去打仗。血流尽了还随着波浪上下起伏,骨灰能够和燕子一样高低。 您没看到田横岛上的五百壮士,有朝一日刎颈自尽,魂魄共同聚集。又没看到勾践阵前的三千人,慷慨赴死,死不瞑目。 离别了亲人,离开了故乡,奄奄一息等待死亡,与死人为伍。单独编成一种空桑民,见到天却不能和天一样普遍地受到恩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民众在战乱和政策变动中的悲惨遭遇。诗中通过对老翁、农民、寡妇等不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流离失所和痛苦无奈。

诗的开头描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虽然有丰年,但仍面临着各种困难。随后提到新政策的兴起,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拒绝边远地区进贡、削减版图,导致民众被迫迁徙,流离失所。诗中描写了许多悲惨的场景,如空巢、荒芜的坟墓、饥饿的寒士、哭泣的寡妇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通过提及田横岛五百壮士和勾践阵前三千人的故事,暗示了民众在困境中可能会产生的反抗情绪。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黎彭祖

黎彭祖(一六二九--?),字务光。番禺人。遂球次子。明思宗崇祯间贡生。著有《醇曜堂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