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萱图为崔母寿

百卉丛中出,名园自托根。 幽姿含远翠,淑艳映朝暾。 佩为宜男结,芳因树背存。 灵株移傍久,玉露浥滋浑。 怡老忧心却,全真乐事繁。 松筠看晚节,桃李共无言。 婺影偏流彩,桐枝复有孙。 膝前持介寿,綵服照芳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庭萱(tíng xuān):庭园中种植的萱草。古人以萱草作为慈母象征,借以表达对母亲的爱。
  • 朝暾(zhāo tūn):初升的太阳。
  • 宜男:萱草的别名,传说孕妇佩其花可生男。
  • (yì):湿润。
  • 全真:保全天性。
  • 松筠(sōng yún):松树和竹子,常被用来比喻节操坚贞。
  • (wù):星宿名,即婺女,代指妇女。
  • 介寿:祝寿。

翻译

在众多花卉之中,萱草从名园里生根生长。它姿态清幽,蕴含着远处的翠色,美丽娇艳,映照着早晨的阳光。将它佩戴可祈求生男孩,它的芬芳因为在树后而得以留存。这灵秀的植株移栽过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晶莹的露水将它滋润得十分润泽。它能消除老人的忧愁,让人保持天性,快乐的事情繁多。如同松树和竹子般能看到其晚年的气节,桃树和李树都默默无言。妇女的身影闪耀着光彩,梧桐树般的家族又有了新的子孙。在母亲膝前为她献上祝寿之礼,彩色的衣服映照着美好的酒尊。

赏析

这首诗是为崔母祝寿而作,以庭萱(萱草)为喻,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和美好。诗中通过描绘萱草的姿态、颜色和寓意,表达了对母亲的祝福和敬意。首联写萱草在名园中生发,奠定了其高贵的地位。颔联描写萱草的幽姿和淑艳,以及它在朝暾映照下的美丽。颈联提到萱草宜男的传说和其芬芳的特点,以及它得到滋润的情景。接下来,诗人写萱草能让老人怡心、保持全真,体现了对母亲健康快乐的祝愿。尾联则以松筠的晚节、桃李的无言作比,强调母亲的品德高尚,最后提到为母亲祝寿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欢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母亲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