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乐题渔乐图为曾朝佐郎中赋

· 刘崧
渔家乐,船里为家无土著。朝朝日日大江边,长汀短汊从湾泊。 醉眠饱食托烟波,却笑傍人事耕作。月明蓬上芦花飞,雨打船头枫叶落。 芦花飞出水,鳜鱼秋正肥。侵晨相唤提网去,薄暮放歌收钓归。 夫妻白首长相聚,有脚何曾踏山路。教儿打网莫种田,长江有水无荒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著(tǔ zhù):指固定在一个地方的人。
  • 长汀(tīng):水边平坦的沙地。
  • 汊(chà):河流的分岔。

翻译

渔家人的快乐啊,以船为家没有固定的居所。每天都在大江边,在长长的水边沙地和短小的河汊处随意停泊。 在烟波中醉卧饱食,却嘲笑那些在旁边从事耕作的人。明月照耀下,船篷上芦花飞扬,雨水打在船头,枫叶飘落。 芦花飘飞到水面,鳜鱼在秋天正是肥美的时候。清晨相互呼唤着提起渔网出发,傍晚放声高歌收起钓竿回家。 夫妻两人白头到老长久相聚,有脚却不曾踏上山路。教导孩子撒网捕鱼不要种田,长江有水就不会有荒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渔家的自由自在和安乐。诗的开头描述了渔家以船为家,漂泊在大江边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与傍人耕作的对比,突出了渔家在烟波中自在生活的特点。诗中对芦花飞扬、枫叶飘落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后几句写渔家捕鱼的生活,从清晨出发到傍晚归来,以及夫妻相伴、教导孩子的情景,展现了渔家生活的温馨与满足。最后强调了长江水的丰富使得渔家不用担心荒年,表达了渔家对这种生活的认同和珍惜。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生动地展现了渔家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