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郎中迪允谢病归山阴

· 刘崧
兵曹潘郎美如玉,纱帽锦袍银带束。 去年春秋才廿六,起家早食郎官禄。 才资简静推酝藉,精爽开明夸敏速。 潘为驾部我职方,联事兵曹颇雍陆。 喜君妙颜方向盛,觉我秋鬓已先秃。 人生聪慧岂外取,灵秀端在两耳目。 云胡奇疾忽攻剽,有耳如涂翻不足。 阗阗莫悟桴应鼓,辘辘都忘车转毂。 传言错误叹朋友,问字惊呼骇童仆。 时来内讧疏啖食,十日僵眠战寒燠。 文移相府怪沈滞,奏入天墀许归复。 我惭迟钝百无补,两耳虽闻竟何属。 岂如君以沈聩故,退就休閒非谴逐。 谈经作赋未足病,解绶投簪竟何促。 都门官柳青欲染,江驿小桃红正蹙。 此行先喜拜家庆,次第升堂会姻族。 卮?恳款视时馔,巾履逍遥试春服。 鉴曲时歌采采莲,柯亭更访青青竹。 古来辞荣出昏眊,此日归休见清淑。 客怀戚戚感睽合,世态茫茫嗟倚伏。 床阴牛斗安足省,夜半鸡鸣竟奚卜。 不如万事俱不闻,且与痛饮樽中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曹: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曹”读“cáo”)
  • 酝藉:宽和有涵养。(“藉”读“jiè”)
  • 雍陆:和谐融洽。
  • 啖食:吃。(“啖”读“dàn”)
  • 阗阗(tián tián):形容声音洪大。
  • (fú):鼓槌。
  • 辘辘(lù lù):象声词,形容车轮滚动等的声音。
  • 文移:文书,公文。
  • 天墀(chí):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
  • 休閒:同“休闲”。
  • 啖食:吃。(“啖”读“dàn”)
  • 睽合:分离与聚合。
  • 昏眊(mào):眼睛昏花,指年老体衰。

翻译

兵曹潘郎俊美如玉石,戴着纱帽,穿着锦袍,束着银带。去年春秋才二十六岁,早早出仕享受郎官的俸禄。他才华资质简约沉静,被推崇为宽和有涵养,精神爽朗,被夸赞机敏迅速。潘郎是驾部,我是职方,我们一同在兵曹做事,相处颇为和谐融洽。 高兴的是您面容俊美正值盛年,却感觉我自己秋鬓已先斑白。人生的聪慧怎能从外部获取,灵秀其实就在两只耳朵和两只眼睛之中。为何奇异的疾病突然来袭,耳朵如同被涂抹东西一般,变得几乎听不见了。 只听到声音洪大却不明白鼓槌应和着鼓声,辘辘的声音都忘了那是车轮在转动。传言的错误让朋友们叹息,询问字意时的惊呼让僮仆都感到惊骇。时而身体内部失调,减少了饮食,十天僵直地躺着,在寒热中挣扎。 公文移交到相府,为事情的拖延迟缓而被责怪,上奏到朝廷,准许他辞官回家。我惭愧自己迟钝毫无用处,两耳虽然能听到声音,但又能怎样呢。哪像您因为耳疾的缘故,退归休闲并不是被谴责驱逐。 谈论经典、写作辞赋并不是问题,解下官印、扔掉官帽,为何如此急促呢?都城的官员门前柳色青青快要染绿,江边驿站的小桃花正艳红簇拥。这次出行先为能回家庆祝而高兴,依次进入厅堂会见姻亲家族。 诚恳热情地看着当时的菜肴,自在逍遥地穿着春服,脚蹬巾履。在鉴曲时歌唱《采采莲》,在柯亭再去探访青青的竹子。自古以来,辞别荣耀是因为年老体衰,今日您辞官归休可见您的清正美好。 客居之人心中忧伤,感慨分离与聚合,世间的态势茫茫,叹息祸福相依。床榻边的斗牛星象哪里值得关注,夜半的鸡鸣声究竟又能占卜什么呢。不如所有事情都不去听闻,暂且与您痛快地饮着杯中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崧为送别潘郎中因病辞官归乡而作。诗中先赞美了潘郎中的英俊外表和出众才华,以及他们共事时的和谐愉快。接着描述了潘郎中突然患病后听力受损的状况,以及因此带来的种种困扰和影响。然后讲到潘郎中因病被准许辞官,诗人在表达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惭愧的同时,也对潘郎中因病退归的情况进行了思考,认为他并非因过错被驱逐,而是因疾归休,体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 诗中还描绘了潘郎中归乡途中的景色以及归乡后的情景,如都城的柳色和江边的桃花,以及回家后的庆祝、会见姻亲等,展现出一种对家乡和亲情的眷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离合、世态变幻的感慨,认为不如抛开烦恼,尽情饮酒作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潘郎中的遭遇和归休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一丝无奈和忧伤。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