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泉操为姜县丞作

· 刘崧
松飕飕兮以风,泉锵锵兮鸣石。澹云生兮北林,悄月上兮东壁。 崇构在丘,鸣琴布席。我歌和之,式咏以绎。升高四顾,逝将安适兮。 鸟飞冥冥,不见其迹兮。聊息荫以焉依,诚予衷之所怿兮。 苟循物而多忧,吾宁不以易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飕飕(sōu sōu):象声词,形容风声。
  • 锵锵(qiāng qiāng):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
  • (dàn):安静、平淡的样子。
  • (míng):昏暗、深远。
  • (yì):欢喜、高兴。

翻译

风拂过松树,发出飕飕的声响,泉水撞击着石头,发出锵锵的鸣声。淡淡的云彩在北边的树林中生成,悄然间月亮爬上了东边的墙壁。

高大的建筑建在山丘上,摆好琴,铺上席子。我歌唱着应和,反复吟咏。登上高处向四周眺望,不知该往何处去。

鸟儿飞向深远的天空,看不见它的踪迹。暂且在树荫下休息并有所依靠,这确实是我内心所喜爱的。

如果只是顺从外物就会有许多忧愁,我宁愿不这样而选择改变。

赏析

这首诗以松泉之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松风、泉鸣、云生、月上,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诗中提到在丘上的崇构,以及鸣琴布席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作者登高四顾,思考着自己的去向,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诗的后半部分,以鸟飞冥冥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难以捉摸,而作者选择在树荫下休息并依靠,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和喜悦的追求。最后,作者表达了不愿随波逐流、愿意寻求改变的决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