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左鍊师吹箫短歌

· 刘崧
左师本是吹箫客,惯作浮云出洞声。 临川学士所最喜,华盖山中曾共听。 昨夜宫前看月明,玉箫零落难为情。 含宫引羽自倡和,蹙口吹作呜呜声。 回飙划然飞雾入,王母旗翻羽车集。 蛟龙倚柱亦潜听,鸿雁盘空更飞急。 古来乐府音调殊,师独得之心口俱。 何人喧閧杂蛙黾,急管狂歌增郁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左鍊师:姓左的道士,鍊同“炼”,读作“liàn”。
  • 洞声:像洞中传出的声音,深邃空灵。
  • 临川学士:指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这里是借用谢灵运表达对左鍊师箫声的赞赏。
  • 华盖山:山名。
  • 含宫引羽:指音乐中包含宫声和羽声,这里指箫声的音调变化丰富。
  • 倡和(chàng hè):此指相互呼应配合。
  • 蹙口(cù kǒu):收拢嘴唇。
  • 回飙(huí biāo):旋风。
  • 郁纡(yù yū):忧愁烦闷。

翻译

左师本来就是吹箫的高手,常常吹出如浮云出洞般的美妙声音。 临川学士最为喜欢他的箫声,曾在华盖山中一起聆听。 昨夜在宫前观赏明月,玉箫声变得零落,让人难为情。 他的箫声含宫引羽,自行相互呼应配合,收拢嘴唇吹出呜呜的声音。 旋风突然刮起,飞雾涌入,仿佛王母的旗帜翻动,羽车聚集。 蛟龙倚着柱子也在悄悄倾听,鸿雁在高空盘旋,飞得更急。 自古以来乐府的音调各有不同,而左师却能将其独特之处领悟并融入心中和口中。 不知是谁在喧闹,夹杂着蛙鸣,那急管狂歌更增添了忧愁烦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左鍊师高超的吹箫技艺。诗的开头两句,介绍了左鍊师是吹箫的高手,其箫声空灵深邃。接着提到临川学士对其箫声的喜爱,以及曾经共同在华盖山中聆听的经历,增添了箫声的传奇色彩。后面通过对昨夜宫前箫声的描写,如“含宫引羽自倡和,蹙口吹作呜呜声”,表现出箫声的丰富多变和感染力。“回飙划然飞雾入,王母旗翻羽车集。蛟龙倚柱亦潜听,鸿雁盘空更飞急”这几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出箫声所营造的奇妙氛围和强大吸引力,让旋风、王母、蛟龙、鸿雁等都似乎被箫声所牵动。最后两句则在与喧闹蛙鸣和急管狂歌的对比中,更突出了左鍊师箫声的独特与美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喧闹的一丝不满。整首诗意境丰富,通过对箫声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作者对美好音乐的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