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

· 刘崧
我本白云人,爱住青山下。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 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 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 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 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 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hè):坑谷,深沟。
  • 丹泉井:传说中仙人炼丹的泉水井。
  • 谷口:山谷的出入口。
  • 鹿车:古代的一种小车,也借指隐士乘的车子。
  • (yǎn):大山上的小山。
  • 笙鹤:仙人乘骑之仙鹤。
  •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
  • 汩没(gǔ mò):埋没。
  • 凌衡岷:超越衡山和岷山。衡,指衡山;岷,指岷山。
  • 修禊(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翻译

我本是住在白云间的人,喜爱住在青山之下。在五岳探寻幽境,不曾想起回归,穿越山岩,跋涉深沟,历经秋冬与春夏。 曾看到陡峭的绝壁上映照着明亮的高霞,秀丽的景色照耀着金色的莲花。在洞前远行去寻找丹泉井,在谷口时常遇到乘坐白鹿车的隐士。 鹿车向东渡过溪流,溪水很浅,瑶草在春天里散发着芳香,绿草如修剪过一般。海门日出时,天鸡鸣叫,手抓着飞垂的藤萝登上山顶。 那时,笙鹤从天上飞来,我径直想要渡海去看蓬莱仙山。但云路渺茫,波浪辽阔,让我只能叹息,在空中徘徊。 十年里埋没在尘世的尘埃中,却看到这幅丹青时心中独自欢喜。问你从何处得到这幅图,仿佛看到山林峰峦间烟雾升起。 虽然没有超越衡山和岷山的秀丽绝顶,但点染描绘也尽显其真实。幽深的树林,修长的竹子,安静的草亭,像是在水边进行修禊的人所在之处。 青色的苔藓,白色的石头,临近流淌的道路,我也想要呼喊着抱着琴前去。在晴天时指点着向北飞去的大雁,应该能认出云中有我过去行走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为主题,描绘了他在五岳寻幽的经历以及对一幅山水图的感受。诗中通过对绝壁、高霞、金莲花、丹泉井、白鹿车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秀丽与神秘。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阻碍而叹息徘徊。最后,诗人看到山水图时,心中欢喜,认为图中虽然没有极致的秀丽,但却真实地展现了山水之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尘世中的无奈和对超脱的渴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