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士敬姚超白炳文南宗上人饥别张怀德千户于大愚寺之松林赋柬诸君子

· 刘崧
张侯早负熊虎姿,文雅羁穷人共知。 凌晨调笑出东郭,健步不烦鞍马骑。 茭塘蒲港明如画,风日萧萧动初夏。 寺门还抱碧溪流,石桥正度丛林下。 高原过雨不作泥,晚色乃尔寒凄凄。 草间移席僧共至,松下传杯莺正啼。 姚君玉立长九尺,谐谑倾筵须奋赤。 旷怀亦有张与白,总是君侯好宾客。 酒酣浩歌激清商,却望浮云思帝乡。 松花落雪愁日暮,拔剑起舞空徬徨。 知君袭武坐文癖,败壁有书无寸戟。 犹滞泥沙未得伸,在于楚也空嗟惜。 明朝闻买淮河舟,聚散萍蓬那可由。 即看丹凤楼前醉,还忆沙罗门外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穷:(jī qióng)困厄贫穷。
  • 茭塘:生长茭草的池塘。
  • 蒲港:长满蒲草的水港。
  • 萧萧:形容风的声音。
  • 倾筵:使宴席上的人尽情欢乐。
  • 奋赤:(fèn chì)尽力展现热情。
  • 清商:古代乐曲名,声调比较清越,故名。
  • 徬徨:同“彷徨”,表示徘徊、犹豫不决。
  • 袭武坐文:既习文又练武。

翻译

张侯早年就有熊虎般的雄姿,他文雅却又羁困贫穷,众人都知晓。 清晨时分,我们调笑着走出城郭东边,他脚步矫健,不依赖鞍马骑行。 茭塘和蒲港明亮得如同画卷,初夏的风日吹拂,萧萧作响。 寺庙的大门还环抱着碧绿的溪流,石桥正好从丛林下方穿过。 高地上经过雨水冲刷后没有泥泞,傍晚时分天色却变得如此寒冷凄清。 在草丛间移动坐席,僧人也一同到来,在松树下传递酒杯,黄莺正在啼叫。 姚君身材高大,直立起来有九尺高,他诙谐戏谑,使宴席充满欢乐,大家都尽情欢乐。 旷达的胸怀中也有张与白,总归是君侯喜好结交宾客。 酒喝得畅快时,放声高歌激昂的清商曲,却望着浮云思念起帝都故乡。 松花落如雪,忧愁日暮降临,拔出剑来起舞,心中空自彷徨。 知道您既习文又练武,然而家中墙壁上有书却没有一件兵器。 仍然被困在泥沙之中不得伸展,在楚地也只能白白叹息。 明天听说要购买前往淮河的船只,聚散就像浮萍蓬草那样,无法自主。 即刻想到在丹凤楼前醉酒的情景,还回忆起在沙罗门外游玩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初夏时节的一次聚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茭塘蒲港、风日萧萧、碧溪流、丛林等,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明丽的氛围;又有对人物的刻画,如张侯的雄姿、姚君的谐谑、众人的旷达,展现了友人的不同特点和他们之间的欢乐情谊。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感慨,以及对聚散无常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通过对景色、人物和情感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感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