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靖安昭灵庙赋柬袁茂才

· 刘崧
昭灵古祠蔚森爽,祠下流波日奔荡。 啼鸦枯柳当两楹,落日青峰照银榜。 秭归西阻蜀江口,云盖风舆自来往。 常时酾酒击鸣鼓,辄有灵风动虚幌。 楚王宫殿久寂寞,万里晴云色苍恍。 神龙自合晦渊潜,凤鸟胡为在罗网。 此邦祠宇出何代,恍惚湘楚同风壤。 石竹丛深山鬼愁,江篱花落文鱼上。 清秋旅怀百忧集,感子追游慰遐赏。 明时礼乐遍寰宇,肯使幽忠滞榛莽。 享仪每诏县官给,祀典犹闻宗伯掌。 捍菑禦患光故国,愤义终能肃群仰。 湘南屯戍苦未休,长笑因之起悲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蔚森爽:蔚为壮观,森然凉爽。
  • 两楹: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 秭(zǐ)归:地名,在今湖北省西部。
  • 酾(shī)酒:滤酒,斟酒。
  • 虚幌(huǎng):轻薄的帷幔。
  • 苍恍:苍茫恍惚。
  • 榛(zhēn)莽:丛杂的草木,喻指荒僻之地。

翻译

靖安昭灵古祠雄伟壮观且森然凉爽,祠庙下方的江水每日奔流激荡。 啼叫的乌鸦落在干枯的柳树上,正对着祠庙的两根柱子,落日的余晖照着银色的牌匾,青峰耸立。 秭归西边靠近蜀江口,云盖风舆在这里来来往往。 平常时斟酒敲击鸣鼓,就常常会有灵风吹动轻薄的帷幔。 楚王的宫殿早已寂寞荒凉,万里晴空的云彩呈现出苍茫恍惚的颜色。 神龙自然应该潜伏在深渊,凤鸟为何却陷入罗网之中。 这个地方的祠庙建于什么时代呢,恍惚间感觉湘楚之地风俗相同。 石竹丛生长在深山里让山鬼发愁,江篱花凋谢落在文鱼之上。 在清冷的秋天,旅人心中百忧聚集,感激你邀请我一同游览,慰藉了我这远行之人,让我得到了高远的观赏之趣。 圣明的时代礼乐遍及天下,怎能让忠臣义士的英名埋没在荒僻之地呢。 祭祀的仪式常常由县官提供,祭祀的典礼仍然听闻是由宗伯掌管。 (昭灵庙)能够抵御灾害祸患,为国家增光,其忠义之气最终能够让众人敬仰。 湘南的屯戍之苦还没有停歇,长久的欢笑也因此化作了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靖安昭灵庙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慨。诗中先描写了昭灵庙的环境和氛围,如古老的祠庙壮观凉爽,江水奔流,乌鸦啼叫,落日余晖映照牌匾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接着提到秭归、楚王宫殿等,通过对比突出昭灵庙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时代的期望,认为在圣明的时代,礼乐应遍及天下,不应让忠义之士的功绩被埋没。最后,作者提到湘南的屯戍之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将历史、文化、现实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