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清远飞来寺二首

· 卢宁
绿净峡江浔,悬崖自俯临。 云连山欲合,水逼昼常阴。 飞阁羽翰戢,沉犀锁钥深。 寂寥风雨夜,欹枕听龙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ún):水边深处。
  • 羽翰戢(jí):翅膀收拢,这里指楼阁安静地矗立着。
  • 沉犀:指沉犀潭。传说古代有神犀于此沉水,镇住江涛,消除水患。这里借指飞来寺镇水的作用。
  • 锁钥(yuè):比喻军事要地,这里指飞来寺的重要性。

翻译

在碧绿纯净的峡江岸边,悬崖峭壁自上而下俯瞰着江水。 云彩连绵,山峦似乎要合拢在一起,江水逼迫着,白昼也常常显得阴暗。 飞阁静静地矗立着,沉犀潭的作用意义深远,如牢牢的锁钥一般。 在这寂寥的风雨之夜,我斜靠在枕头上,倾听着江水犹如龙吟般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远飞来寺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首联通过“绿净”描绘了峡江的清幽碧绿,“悬崖自俯临”表现出其雄伟险峻。颔联中“云连山欲合”写出山与云的紧密相连,“水逼昼常阴”则强调了江水带来的阴沉之感,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颈联描述了飞阁的宁静和沉犀潭的重要,展现了飞来寺的独特地位。尾联“寂寥风雨夜,欹枕听龙吟”,在寂寥的风雨之夜,诗人斜枕而卧,倾听江水之声,给人一种悠远深邃的感受。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之情。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