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览牛首山洪觉寺诸胜

· 卢宁
尽日双峰大觉前,摩崖同饮太虚泉。 洞深怕犯昙云合,阁闭惊看塔影悬。 步引健僧凌倒景,目随飞雁散江天。 桂梅诸岭重重见,无奈乡怀入酒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
  • 洪觉寺:又名弘觉寺,位于牛首山。
  • 觉前:佛前,表示对佛的敬仰。
  • 摩崖: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文字、图像等。
  • 太虚泉:牛首山的一处泉水名。
  • 昙云:指的是像昙花开放一样,迅速出现又消失的云彩。(“昙”,读音:tán)
  • 倒景:指天上最高处,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而人影在下,如同倒影。(“倒”,读音:dào)

翻译

一整天都在双峰对峙的大觉寺前,在摩崖处一同饮用太虚泉的水。 山洞幽深,担心贸然进入会触犯那像昙花一现般迅速聚合的云彩;楼阁紧闭,惊讶地看到塔影高悬。 步伐引领着健壮的僧人登上那高处如倒影般的地方,目光随着飞翔的大雁分散在广阔的江天之上。 桂岭和梅岭重重叠叠地出现在眼前,无奈那思乡的情怀融入到了酒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牛首山洪觉寺的情景。首联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在摩崖处饮太虚泉的活动,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颔联通过对山洞和楼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怕犯”和“惊看”两个词增强了这种感觉。颈联描写了诗人与僧人一同登高远望的情景,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心境。尾联中重重山岭的出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最后无奈只能借酒消愁。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细腻,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