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盖:形容松树树冠如车盖,这里指代松树。(盖:gài)
- 午荫:中午的树荫。(荫:yīn)
- 岧峣(tiáo 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 绿帻:绿色的头巾,这里代指行人。
- 卓锡:指和尚的停留或居住。(锡:xī)
- 冰弦:一种优质的丝弦,这里指僧人的诵经声,形容其声音清越。
翻译
松树的树冠高高地簇拥在一起,中午的树荫连成一片。那高峻青翠的松树直上青天。交缠的树枝底下云雾长久湿润,轻拂迷雾的岩石前仙鹤正翩翩起舞。客人因误引车驾而掀起绿色的头巾,僧人悠闲地停留在那里倾听着清越的诵经声。在清平之世不会种下东巡的怨恨,这松树的风节仿佛能挺立万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兴国灵山的引路松以及周围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意境。诗的首联通过“凤盖”“午荫”“岧峣”“青天”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高大繁茂和山势的高峻,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颔联进一步描写松树的细节,“交枝树底云长湿”写出了松树周围环境的湿润,“拂雾岩前鹤正翩”则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神秘的气息。颈联通过“客误引车”和“僧闲卓锡”的对比,表现出不同人物在这一环境中的状态。尾联则表达了对清平时代的赞美以及对松树坚韧风节的敬仰,认为其风节能够长久保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
卢宁的其他作品
- 《 雪鸿池上送友人三首 》 —— [ 明 ] 卢宁
- 《 万松庵口占二首 其二 》 —— [ 明 ] 卢宁
- 《 送同年冯改溪水部分司宁阳二首 》 —— [ 明 ] 卢宁
- 《 洞门寺偶题二首 其一 》 —— [ 明 ] 卢宁
- 《 女港 》 —— [ 明 ] 卢宁
- 《 秋蝉 》 —— [ 明 ] 卢宁
- 《 金陵与宗瓠川夜话有怀金台旧雅次韵五首 》 —— [ 明 ] 卢宁
- 《 金陵与宗瓠川夜话有怀金台旧雅次韵五首 》 —— [ 明 ] 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