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

· 卢宁
天云缭绕款郊坰,大老临流结野亭。 十亩蕙兰添晓翠,几湾鸥鹭占前汀。 惯兴霖雨深区夏,更起虬螭奋性灵。 紫气不随函谷去,乐群渔父卧沧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郊坰(jiāo jiōng):泛指郊外。
  • 蕙兰:是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香草,寓意美好、高洁。
  • 鸥鹭:鸥鸟和鹭鸟的统称。
  • 霖雨:连绵大雨。
  • 区夏: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
  • 虬螭(qiú chī):传说中的一种龙,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翻译

天空中的云彩缭绕在郊外,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河边建造了一座野外的亭子。十亩的蕙兰增添了早晨的翠绿,几处水湾的鸥鹭占据了前面的水边平地。习惯了兴起滋润万物的大雨,深深泽被华夏大地,更能唤起杰出人才的奋发精神。祥瑞的紫气不会随着函谷关的离去而消失,乐于群聚的渔父安卧在苍茫的大海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洲草堂周围的美景以及其所蕴含的意义。诗的开头通过“天云缭绕”和“大老临流结野亭”,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好景象。接下来,“十亩蕙兰添晓翠,几湾鸥鹭占前汀”两句,细腻地描写了草堂周边的植物和动物,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惯兴霖雨深区夏,更起虬螭奋性灵”则表达了对润泽大地、培育人才的期望。最后,“紫气不随函谷去,乐群渔父卧沧溟”以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祥瑞和安宁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准,表达了诗人对云洲草堂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