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卢宁
层轩高枕太阴愁,颢影漫漫两象浮。 通白与心成气合,空明随处共神谋。 云涛鱼兔多时幻,昼夜乾坤万里秋。 便拟焚香来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层轩(céng xuān):重轩,层层屋檐的高屋。
  • 太阴:这里指月亮。
  • 颢影(hào yǐng):白色的光影。
  • 气合:意气相投。
  • 神谋:神奇的谋略或谋划。
  • 云涛:翻滚如波涛的云彩。
  • 晏坐(yàn zuò):安坐,悠闲地坐着。
  • 寒练:寒色的绸带,这里指江水。
  • 银钩:比喻弯月或书法中的钩画,此处指月亮。

翻译

在高屋中安然入睡,望着天边月亮也似乎带着忧愁,白色的光影漫长,天地间如同两个巨大的物象漂浮着。 通体洁白与内心相互融合,达到意气相投的境界,在任何空旷明亮的地方,都能与神奇的自然共同谋划。 云彩如波涛,鱼兔般的幻影变幻多时,白昼与黑夜,天地间呈现出万里秋意。 便打算焚香静静地安坐,看着那满江如寒色绸带的江水,倒映着如银钩般的弯月。

赏析

这首诗意境宏大而又富有神秘感。首联通过描绘层轩高枕所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深沉的氛围,月亮的忧愁之感增添了一丝诗意的忧愁。颔联表达了人与心、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颈联中云涛、鱼兔的幻像以及万里秋意的描述,使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尾联中焚香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的情景,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